“也是从那时起出现了一些能够了解这一事实的人,他们能够看透动物的灵魂,并抚平动物心灵的创伤,温柔地发自心灵的呼唤,这些人被称为‘马语者’。”
小时看电影《马语者》,觉得这些训马师好厉害,能够和动物做心灵的交流。看完《像马一样思考》,才明白,“马语”并非像魔法一样神秘,而是一种智慧,不仅适用于马,也适用于人类。
这本书的作者是经验丰富的“马语者”兼领导力专家格兰特·古利赫,他训练了成千上万匹马,其中许多马都受过创伤或虐待,而古利赫本人则凭此经验学到了关于沟通、界限、公平、信任和尊重的智慧。
在其著作《像马一样思考》,格兰特将这些来之不易的“马语”智慧毫不保留地分享出来,如果真的掌握这些训马智慧,育儿对你来说一定不再是难题。
- 接纳和信任才能解锁希望
很多父母会苦恼,“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告诉发生了什么事情?”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不确定,和盘托出会不会危及他们的安全感。
当小马野火给送到作者这里时,以及被打上“危险”以及“孺子不可教”的标签。它在围栏周围狂奔,拒绝与人接触。
作者没有因此而责怪或惩罚它,因为不知道它在过去经历了什么。“每一匹马都活在它感知的世界里。它有故事,但是不会讲。”
作者尽量让自己的肢体语言不惧威胁性,同让野火自由奔跑,让它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恐惧,直到它的恐惧被好奇所取代,最后主动向作者走来,低头表示服从。当作者伸手去摸它,让它嗅自己的时候,感到了彼此间的链接。
信任是任何关系的基础。训马如此,育儿亦如此。
父母不能强迫孩子信任你,或者一边把孩子逼入绝境,一边指望他们会敞开心扉。父母能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让他们感到安全、始终如一的环境,给他们选择的自由。
- 让正确的事变容易,让错误的事变难
虽然作者在训马时会给予马行动和选择的自由,但这是“有约束的自由”,不意味着不会在必要时候使用绳子、笼头或者缰绳作为工具。其中关键的智慧是让正确的事变的容易,让错误的事变难。
比如,如果一匹马尥蹶子,把你从背上摔下来,而你马上卸下它的鞍子,让它回到马群中,你就是在鼓励它继续犯错。
作者曾经遇到过一匹母马,每次当作者骑上马鞍时,都会不停地挣扎。于是作者在它马鞍上挂了两个40多斤的盐袋,然后把它放回畜栏里。如果这匹马认为反抗是最好的做法,那它可以自由地反抗,但这肯定不容易。
同理,父母如果因为孩子一哭闹就立刻妥协,其实就是在鼓励孩子以后可以继续用哭闹为手段。
“让正确的事变容易,让错误的事变难”,这是一种智慧,能做到这一点,你给予了对方选择的自由,但是同时也能建立清晰的界限。
- 尊重最微小的改变和努力
在驯服狂马JD的时候,作者先身靠在马鞍上,用安抚、安慰的声音和它说话,当马儿站着不动的时候,作者会表扬它,抚摸它。接着作者把一只脚放在马镫上,但是不急着把腿摆过去,而是身体前倾,确保马能用两只眼睛看到他,当小马把耳朵转向作者的时候,作者再次表扬它,用手抚摸它。然后反复重复这个练习,最终才轻轻骑上马。他感受到小马身体紧绷,不是将手放在小马的脖子上,小马虚弱地迈了一步,然后又迈了一步。这个过程作者不断鼓励和表扬小马。“好孩子,你走路的样子真实棒极了。”最后,小马终于身体放松下来,轻轻跑起来。作者又表扬了小马,然后下马,卸下马鞍。
作者看来,如果一个训马师可以做到慢慢索取,快快给予,尊重最微小的努力和最细微的改变,大的改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相反,如果过度施加压力,要求太多,对微小的改变和进步视而不见,反而会导致巨大的冲突,并导致马拒绝进一步训练。
对待孩子亦是如此,父母永远不要错过一个“见好就收”的机会,你需要让孩子知道,你能看到他在努力。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生命是共同的,如果每一个父母愿意“像马一样思考”,就能真正懂得沟通、界限、信任和尊重,懂得如何好好的与孩子相处,真正帮助孩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