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硝烟还未消散,考生所面临的新挑战接踵而至,这些考验就像初夏到盛夏的骄阳一样—愈来愈烈。众多的考生会出现选择的困惑:要不要上大学?上大学为了什么?报考志愿谁的建议最权威?选择哪个城市?选择什么专业?
为什么上大学?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曾经看到的一段幽默的对话。小明和爸爸一起去放羊,小明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让我放羊啊?
爸爸:放羊为了卖钱啊?
小明:卖钱做什么呀?
爸爸:卖钱为了娶媳妇啊!
小明:娶媳妇为了什么啊?
爸爸:娶媳妇为了生娃呀!
小明:生娃做什么?
爸爸:生娃放羊啊!
看完这段对话,忍禁不禁的同时,我做了这样一个设想:假设小明的爸爸上过大学,他可能会这么回答小明的问题。
小明:爸爸,为什么让我放羊啊?
爸爸:放羊才知道羊是怎么养的!
小明:知道怎么养羊有什么用啊?
爸爸:知道怎么养就可以养更多的羊!
小明:养更多的羊做什么啊?
爸爸:羊更多的羊就成了养羊专业户啊!
小明:成了养羊专业户会怎么样的?
爸爸:那就可以开全国连锁的养羊场,还可以开品牌羊肉店啊!
看了这段对话,你是不是想到了北大毕业的那位养猪专业户陆步轩。他曾是北大才子,后来成了卖肉佬,又创办了屠夫学校。他的成长奇迹改变了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上大学?”这个问题。
上大学,你更够见证大城市的现代化,你能够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你能够见识不一样的世界。这使能你的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开阔,未来之路也更开阔。你看问题的视角开阔了,你看到的不仅仅是放羊本身的意义—赚钱,你看到更多的是放羊所关联的未来,你不仅看到养猪的眼前利益,你更关注的是养猪未来所涉及的产业。
这些都是大学所给予你的宽阔的视野、广袤的知识,让你站得高,看得远,让你知道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你当下卖猪肉,你以后可以办屠夫学校,你当下当建筑工人,你以后可以开建筑公司,你当下修自行车,你以后可以开自行车品牌连锁店。
关于报志愿,谁的话更权威?
小姨的女儿是高考季的考生,考前小姨就一直和我讨论报志愿的事情。前几天,她说,当地的县城有高考志愿规划师了,她去听了规划师的讲座,觉得规划师很专业,对高考政策很了解,想请规划师帮助指导女儿报志愿,问我这规划师是不是靠谱。我查了规划师的相关资料,才知道他所在的公司是一个有官方背景的做教育咨询和评价的公司,近几年也涉足一些高考咨询类的业务,正好迎合了一些迷茫中的高中生的需求。报志愿的时候,是听规划师的还是听班主任的?可能也是很多高考季的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对于高考报志愿,该相信谁,到底谁的话更权威?
班主任是权威吗?
班主任陪伴了学生度过了最难、最苦的三年,他们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像患难与共的战友、兄长,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所以,在年轻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是最可信赖,也是最可托付的。而要做好报志愿这件事,需要具备这样几点:
第一,了解自己。在了解考生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得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估。具体怎么评估,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别人的评价进行归纳,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获取评价报告。
第二,了解行业、企业。高考对于众多考生是通往社会的第一个关口,选择好了出路也会好很多,选择不慎,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职业生涯。因此,了解行业、企业的情况,就成为高考考生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哪些行业是朝阳产业,哪些是夕阳产业?哪些是蓝筹企业,哪些是蓄势待发的企业?市场经济的今天,你所报考的学校、专业的前景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考生所不能忽视的。
第三,了解国家政策和高校。国家为了实现某种公共政策的目的,每年在高考政策制定上会有所倾斜,如为了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实行免费师范生的招生政策;为了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国家大局考虑,实行民族生的倾斜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和考生的个体利益密切相关。此外,高校的政策异动所带来的在不同区域的招生政策变化,如某些高校在上一年升格为大学或学院,由于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导致下一年招生门槛的提升。
对于高中的班主任来说,他们和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非常了解。但是他们所处环境的单一性决定了他们未必了解国家政策、高校,更不用说行业、企业了?那他们所提出的志愿报考的意见能权威吗?
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吗?
高考志愿规划师从职业规划入手,结合分数及位次为考生提供选大学、选专业、学业及就业指导等一对一的服务,旨在让考生在自己的分数段位选一个让“分数不浪费”的大学。国内的生涯规划和咨询的起步和发展也是近十年的事情,最初是从企业人员的职业规划延伸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真正重视中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也是近几年的事。很多高考规划师大多是从培训或咨询起家,他们了解行业、企业,也知晓教育政策和高校信息,能为考生提供大方向上的指导。但高考志愿报考毕竟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每个考生都有差异性。即使是最专业的指导也只是报考前十几天的对接,况且每个规划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面对若干的考生,不可能深入了解每个考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全面掌握个人资料和信息的指导和建议,真的有那么权威吗?
家长的建议是权威的吗?
家长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在通往大学的重要关口都想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孩子选个好的未来。他们中有的受过高等教育,觉得自己都是过来人,依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一大步;有的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失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迫切希望孩子来完成自己未尽的愿望,自己未圆的梦想;也有的历尽艰辛,通过创业或经营小有成就,希望儿女能够通过大学的华丽转身继承家业。他们在给孩子报志愿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想让孩子的选择承载父母的愿望和期盼,它们都认为孩子不谙世事,经历单一,唯恐孩子的一时冲动酿成了终生遗憾,它们希望有经验的人来帮助孩子把控未来。
我们一贯的传统认为,孩子和父母一脉相承,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理应为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天。但孩子从瓜瓜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经历婴儿期的断奶、童年时的分床、青春期的叛逆,成长到18岁,他已经是个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社会人,能够独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能够承受自己所选的未来所带来的一切结果。
一切为孩子好的父母,你们认为的所谓的经验是否能够指引孩子未来的好几十年?你们所以为的好的职业在若干年后是否依旧是铁饭碗?你们希望孩子选择的道路是否是他自己想要的人生?
班主任不是权威,规划师不是权威,家长也不是权威,那到底谁是权威?
要说真正权威的只有你自己,因为以后的路终究要你自己去走,你可以承担任何选择都带来的一切结果,对的也好,错的也好,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足够让你坚持的理由。
但是,我还是想提几点忠告:
—高考报志愿是你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抉择,你一定要慎重地对待,千万不要嫌麻烦,在没有了解更多信息的前提下,就草率地把自己交代了。
—班主任也好,家长也好,规划师也好,亲戚朋友也好,他们虽然都不足以决定你的未来,但是他们可以给你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你一定要多听听,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
—无论你的成绩如何,都不要自暴自弃,只要用心去了解、去搜索,总能找到一款适合你的。
高考报志愿首选什么?
很多孩子说要上个好大学,首选985、211吧,因为是重点大学;也有的孩子说一个好专业是首选;还有的孩子说首选一线城市。到底首选什么?
电视剧《欢乐颂》讲述了五美的故事,他们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大都市一个偶然的机会相遇、相知,演绎着她们各自的家庭、婚姻、事业的精彩故事。
邱莹莹出身小地方的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执意她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理由是大城市机会多,工作好找。关关是一个听话的乖乖女,在叛逆和矜持中寻找着最美的自己。樊胜美背负家庭的沉重负担,一心想攀高枝改变命运,见识了人情冷暖后,回归真实平淡的人生。
他们居无定所,合租一屋,他们艰难爬坡,在生存和进步的路上苦苦挣扎。
但,他们依然选择了坚守!
在人情社会的小城市,办十块钱的事花一百块钱。而大的城市商业味道浓厚,它遵循着商品交易里的等价交换的原则,一个愿意付出、愿意打拼的人总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尽管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节奏快,但在这种快节奏中你会学会高效率、快学习。你永远不知道那个“最厉害”的人是谁,因为你的身边随时会蹦出一条“黑马”、一个大咖,他们所说的是你闻所未闻的、见所未见的,让你对未来有无限的遐想,你会不自觉地向他说的那个世界努力奋进。
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时不时给你带来了惊喜,让你觉得你的世界越来越大,你的生活越来越没有边际。
所以,对于报志愿的你来说,首选的是城市。
你不一定能够选个好的学校,但你一定要选个大的城市,能选一线不选二线,能选二线不选三线,能选三线不选四线。
越大的城市,舞台越大,见识越多,眼界越宽,包容性也越强。
这些都将是你成长的基石。
对于专业的选择,如果你暂时不急于赚钱,可以不必那么功利,尝试选一些基础性的专业,文科的基础人文学科—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学等,理工科的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
哈佛大学劳动经济学家劳伦斯.卡茨认为,“在21世纪的经济体系中,宽泛的人文教育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人文学科可以培养你的软技能—宽广的知识面、广博的见识、流利的表达、信手拈来的写作能力,这些都能在职场上派大用场。
人文学科教育所带来的这种软能力,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它除了让你因为博学、多艺而受到额外的关注之外,还能让你在博览群书之余虚怀若谷、修身养性,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意度。
曾经有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固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是它足以凸显了数理化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数理化是一切实用性工科的基础,计算机、电子、自动化、金融、会计、生物医药等实用性专业无不建立在数理化的思维和方法之上。
同样,学好了数理化,再去从事任何实用性工科方面的工作,都会轻而易举的熟门熟路,因为他们只是数理化在应用性学科的延伸和应用。
如果你急于找工作,急于走向社会,选择一个好就业的实用性专业,也无可厚非。
但是,你需要知道,没有永恒的专业,只有永恒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会让很多拥有单一专业技能的人逐渐处于弱势。十几年前英语还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如今在大城市,当整栋写字楼的人都会英语的时候,仅仅具备英语技能难以获得一份有尊严而体面的工作。
因此,当你选择一个实用性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学习的姿态,多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多读一些书,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这样既能增加你的职场软实力,也能让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