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美学家好老师的微博发了西门媚《食光机》分享会VLOG,轻松随意的交流氛围吸引了我,于是在得到app搜来电子版一睹为快。
书中的插图是她手绘的,契合又好看。行文轻松有趣,想起了多年前读的高军《世间的盐》,蛮像的。这本书可以当做成都的地道风物记了,有火锅、兔头,也有酒馆、烧菜。西门媚在四川长大,是老成都了,我这个外地人游览的春熙路、九眼桥等景点是她小时经常活动的寻常地。
书以年代为章,从七十年代开始,作为八零后的我,看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如每家每户养的红茶菌饮料。其实我也是在朋友家见过的,只当做是他的奇怪癖好,没想到在当年如此普及火爆。提到的耗儿鱼我倒是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招牌上看到过,原来是一种与成都有历史渊源的海鱼。火锅也不是一直存续的,到八十年代后才逐渐恢复兴盛的。提起成都食物,我最初的印象是宜宾燃面,第一次来的时候同事带我去吃,每个口味要一两,一顿就尝了三种口味。
其实,我对食物很迟钝,倾向于素食,白菜萝卜就能吃得不亦乐乎,就是人们眼中的“对生活的没有追求者”。不过,我倒是挺欣赏别人将“吃”作为一件乐事。你想啊,一日三餐,占据了我们多少时间和注意力!如果在此间享受到美好感受,甚至获取到某些感悟,那多好!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梅,在回答如何看待喝茶、穿汉服这种形式上的中式生活时说到:
茶这个形式意义,在于导引你接近内在的精神实质。不只是给人提供味觉的满足,还是一个途径,一个方便法门,帮你经由形式进入精神领域,也就是由物入道。
喝茶如此,食物又何尝不是呢?它勾起亲情,串起友情,想起青春,感慨无常,正如书的封面所说:
味觉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时光之门。
对了,西门媚和书中的笨笨或西闪(西门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对恩爱的作家夫妻,经常在成都的玉林路活动,下次去路尽头的小酒馆,或许能偶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