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老二即将出生时,我辞职回归了家庭,至今已有5年之久。
我很享受陪伴孩子们的美好时光,在抚养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也得到了满足和成长。
岁月静好,但我仍有一些不甘藏在心底:我就要这样度过余下的一生了吗?我好像还没证明过自己的价值。
① 从0到1
有一天,我看到了剽悍行动营的招募文。这篇招募文唤醒了我少年时的写作梦想,或许我应该试一试!
心动即行动,2017年7月,我加入了剽悍行动营二期。21天行动营活动,要求大家每天阅读行动营提供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写一篇500-800字的文章。
这个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任务,对于当时多年未提笔的我来说,非常之难。第一天,我苦思冥想花了三四个小时才完成任务。而经过21天的锤炼,到了最后一天,我一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任务,并且文章质量有明显地提升。
就这样每天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我成功坚持了21天。而这刷新了我对自己的认知:我能写作,写作不再是梦想。
行动营还推荐了7本必读书,但我21天内只读完了一本最容易读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虽说书读得慢,但自此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且开始读书了。
若与同时入营的优秀老铁相比,我的成绩实在不算什么。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实现了写作和致用性读书从0到1、从无到有的跨越。
万事开头难,很庆幸剽悍行动营引导我走上了读书写作的精进之路。
② 写作的意义
行动营结束后,我和同期行动营的老铁们加入了社群“剽悍新江湖二班”。在社群中,我和老铁们一起读书和写作,同时还有很多暖心的活动。其中有个小天使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是小天使,给你守护的人送去鼓励和安慰。
有一天,我也收到了小天使的来信。我立刻写了一篇《天使来信》的文章,抒发与小天使思想共振的喜悦。
不知你有没有这个体会,当有一双眼睛在关注着你时,你将充满巨大的动力。
那时,我的家人也是我的读者。
有一次我几天没写文章,我哥哥问:“妹,你怎么不写文章了?我最喜欢看你最近发的四篇文章,不由自由地逐字逐句看。”
我回复到:“哥,你的话对我是极大的鼓励!”
我毕业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工作生活,和家人的联系比较少。而因为写文章,和家人产生了更多的链接。
我有很多篇文章都是特意写给我的家人的,我将自己想对他们说的话、想给他们传达的积极观点,以故事的方式生动地表达出来。
写作,就这样成为了一件关爱家人、激励家人共同成长的事情。
我刚刚学写作,自知水平有限,不曾做过公众号的推广,但还是有几个朋友的朋友来关注我。她们给我的留言,也让我更加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进步的我一定可以影响、帮助更多的人。
③ 读书积累
在持续定期更文3个月以后,我突然失去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或许是因为对未来前途的迷茫,或许是因为写作灵感的枯竭,或许是因为写作水平的止步不前,我的状态跌到了谷底。
我不是一个很焦虑的人,既然不想写,那就多读一些书吧。读书是输入,也是为写做知识储备。在读的过程中,也慢慢养成了读书批注的习惯。
一个多月后,剽悍读书营内测启动,我立刻报了名。我深知自己的自制力并没有很好,需要社群的力量给我引领和约束。同时剽悍社群会提供很多课程和资源,给我方向和养分。
第一期的清单营活动,要求大家连续10天一日读一本书并输出清单体读后感。我知道自己读书慢,为了高质量读书,我提前准备好10本书并且细细阅读。
后来清单营活动开始时,大部分的书我都已经读过一遍了。虽说我的读后感并没有获得过“每日最佳”,但我自己对书本内容的把握还是很透彻的。
读书的理论有很多,读书牛人也很多。“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在吸收别人的经验时,还需结合自己的情况灵活机变地吸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等我读书积累得足够多的时候,我也就是读书牛人了。
我们在学习、精进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状态的低沉期,这时不妨转换一下学习内容,或者利用外部环境(参加社群等)来激励和约束自己。
④ 写作班
清单营顺利结营后,我担心自己无法长久保持每日读书写作的激情,于是鼓起勇气申请加入剽悍写作特训班。
如果申请不成功,那就看看自己哪方面还不足,将“进入写作班3期”作为自己的短期目标,努力提升自己。
如果申请成功,那说明我目前的写作水平还不错。这是对之前努力结果的一个肯定,同时将启动新的征程、面对更大的挑战。
为了避免掉入“低水平勤奋”的陷阱,同时让自己更有奋斗的激情,设置一些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小目标是一个好方法。
我成功地加入了写作班,我很庆幸与写作班的相遇。不说写作班带来的课程、人脉和资源,只说它是如何提升我的写作能力的吧。
在前22天,我们需要每天提交一篇文章,然后点评官对每一篇文章进行点评。
这些点评直指文章存在问题的根本,稳准且狠。我看点评时,偶尔欣慰一笑,时常被点评官的精确瞄准所折服,到最后几天,却都是硬着头皮点开查看。但这所有的点评,都装进了脑子里。
每当我写文章时,这些点评就跳了出来,我会根据点评中的错误列表在心里进行自我点评“这个材料和论点不符”“这个结论不符合逻辑”“这句话是不是多余了”。一篇不到八百字的文章从起笔到打磨结束,不知不觉就消耗了半天时光。
赞美和敷衍易得,有价值的批评却是难求。被狠狠点评的日子,也是让人心里踏实的日子,即使头皮要发麻。
你能想到,现在的我正一边和孩子们玩躲迷藏,一边在修改此文吗?我为我的写作梦想而努力成长。岁月静好,我心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