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的朋友看似很有上进心,什么东西都想学,但是往往没能把一件事学透。
“刚开始学一个东西很有热情的学,到了后面就觉的索然无味,没有耐心的去做了。这时候如果又遇到一个新的东西,他们又会去学习,然后又是三分钟热度,到了后面就没有耐心的学了。如此循环反复,即使学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一件是拿的出手,因为没有一件事情学的精。”
总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很难成为“绝顶高手”。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当你认为一件事情真的很重要,那就应该做出成绩,看到作品,否则和纸上谈兵的赵括有什么区别?
2
回想自己这一年来,看似非常努力了,其实都只是在“试一试”而已。
曾经定下计划,每天思考营销创意、商业模式,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商界精英。可是做了那么多“文案训练”,最后为什么没有落地,去帮助哪个公司带来销售业绩呢?为什么没有成功的“营销自己”,把自己卖高价呢?
曾经立下了终生写作的志向,但是一年时间,也只写了100篇文章而已,阅读量最高的只有两篇6000以上。为什么我没有坚持每天写?为什么我没有想办法提升自己文章的传播率?
曾经为了成为演讲大师,五点半早起训练,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还停留在最基础的模仿朗读、普通话训练。我比练习演讲之前确实提高了很多,但是为什么我不更早尝试即兴演说?为什么我不敢到更大的舞台上表现自己?为什么我只做了一次微课分享就偃旗息鼓?
……
什么事情都浅尝辄止,什么事情都想着“时间长了自然会变好”,最后只能变成一个拖拖沓沓,松松垮垮的人。可时间已经很长了——因为我耗费了一年时间。我在舒适区里洋洋自得,并没有做出成绩!
3
99℃的水烧得再久都没用,因为100℃才会沸腾,才成其为开水。打破那层业余到专业之间的壁障之前,揣摩再久都没用,不如咬紧牙关突破瓶颈。
现在我知道了:我需要的是聚焦突破,高强度的密集训练啊!
首先,一个阶段只聚焦于一个领域。样样都通的结果只能是“样样稀松”,接下来我将以月为时间单位,每次重点突破一项“硬本领”。不再是空余时间稍微涉猎,而是腾出大块时间进行高强度的练习,让自己沉浸在快速成长的氛围中!比如在营销策划能力的训练上,我应该找到大量的实战案例进行学习模仿,同时阅读策划类书籍找灵感。
其次,聚焦于最少必要流程之上。任何细分领域的知识,都不是普通人可以穷尽的,比如演讲,光演讲PPT的制作都可以学个大半年。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事实上只要尽可能多地给自己创造足够多的讲话时间就够了!我们有一个“每天练演讲”微信群,在群里发60秒的主题分享、词组联想即兴表达、阅读文章脱稿复述,这些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练习的流程大抵只要4步:准备主题-撰写提纲-练习模拟-微信发布,把这个流程重复再重复,足够了!
最后,聚焦于“里程碑式的”结果。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是做一次微课分享;运动一个月之后,应该要逐步达到跑步5公里的运动量;写作刚开始,可以把开通公众号原创作为里程碑,因为一旦达成,这个结果就不会再退回去;而演讲练习到一定程度,我们也许可以尝试在公司内部、或者在同城读书会上做一次分享,进入更精彩的舞台!里程碑的意义在于,一旦跨越,你将脱胎换骨。
4
物理学上有个公式: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什么意思呢?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也就更容易击穿屏障——这就是为什么钉子的一头都要做成尖的。
所以,7月份,就首先聚焦在演讲能力的突破吧!每天1小时,最终要达成一次公司内部分享!最好的年华,不正应该肆意的燃烧吗?再不拼命,我们就老了!
end.
文/刘慕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