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初二,持续的输出不间断
在开始本次100天输出的践行中,我一开始就介绍了厄廷根的《WOOP思维心理学》
这次认真学习古典的三堂课,实际上就是心理比对和执行意图两个重要的概念
心理比对,让我们在空气中捕捉到一个梦想的时候,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清楚,梦想的结果有多美好。实现梦想的障碍有多大。考虑清楚了再上路,更加容易执着和坚定。
执行意图,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灵光乍现,都是反复演练IF-THEN模型养成的大脑预置回路。
我以前热爱的《零秒思考》这本书的理论基础,看起来就是就是彼得·M·戈尔维策(Peter.M.Gollwitzer)提出来的执行意图。厄廷根两口子算是心理学界的神雕侠侣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但关键是找出实现梦想的障碍是哪些。
分享成功经验的成功者,只能是偶像,只有分享如何克服困难的成功者才是真正的榜样。
古典指出:
有了梦想以后,一定要找到梦想在现实生活的投影——榜样或者标杆人物。在研究标杆人物的时候,如何成功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克服了哪些障碍?是如何克服的?这会帮你避免梦想的副作用。
我认为,光有梦想,却不去找实现梦想可能出现的障碍,都是对自己耍流氓,这话有点狗血,不过我很早就开始在我的圈子里推WOOP,确实有点先见之明。
奥利弗·萨克斯写过一本书《幻觉:谁在捉弄我们的大脑?》,里面对大脑的幻觉有非常细致的研究,书中指出,
梦想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我想做...”,仅仅是一个念头,最大的缺陷是:不具体。
琢磨出一个的概念,远没有让这个概念变现成具体的产品难度要高。
不能够比较具体地实现出来,梦想也就成了一个念头,突然涌现突然消失。
同样一个想法,想到它的人千千万,而真正立刻要把它实现出来的,人数就衰减了一大半,根据一个想法,能对应转换成现实的语言,有准确的评估、困难预测、已有条件和需要准备的条件,设想遇到哪些困难具体的应对方案,这些都要一一想过。
有梦想当然好,但还不够,还需要变现梦想的能力和路径。从理念到措施,从目的到手段,也是对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考验。
我们看到的两个人相似的经历,迥异的结局,而没有看到两个人的变现梦想的能力在细节上的差异是关键的。
千万记得,在用WOOP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加上执行意图,用IF-THEN描述的越精确越好。
没有临场发挥这件事,所有的发挥都是“刻意思考”的结果。你要非常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这就是细节上的差异。
附录
----《超级个体》第四单元三课学习笔记----
知识简述
6-1为什么说,梦想会妨碍你成功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梦想是个好东西,梦想能让自己开始深层的自我探索
但厄廷根提出,“单纯的乐观对于成功也许是一种阻碍”。
要想让梦想有好的作用,注意一下三点
1、梦想就像怀孕,最好的方式是你自己先怀着三个月,稳定以后了才告诉别人,以免流产。
2、尽快找到梦想的现实投影——榜样。
3. 尽快从梦想中清醒,找到与梦想配套的障碍和行动方案。
6-2问自己这3个问题,通过“梦想”可行性检验
著名的心理比对试验
心理比对三问(表小看这三问)
你的期待是什么?
在当前的情况下,这个期待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在当前的情况下,最大的现实障碍可能是什么?
6-3不确定时代,学会见招拆招的智慧
厄廷根她老公出场了,提出了著名的执行意图
IF-THEN模型
把这三天学到的东西串联起来,就是WOOP思维,即“心理比对”。
W(愿望,Wish)→O(结果,Outcome)→O(障碍,Obstacle)→P(计划,Plan)。
Wish:寻找一个你内心的愿望,设定一件你最想完成的事。
Outcome:如果达成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尽情畅想梦想成真的喜悦。
Obstacle:思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你最担心发生的障碍。
Plan:在脑子里预演最好和最坏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计划。
在充分考虑过乐观和悲观情况之后,最后给自己设计一个“执行意图”,也就是提前设计一个遇到障碍的条件反射触发器:
如果(发生什么情况)……那么(做什么行动)……
古典用后台数据说事儿,6万多订阅用户,每日回复的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