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老子》的要义和诘难(熊逸)
熊逸绝对是我今年阅读的意外之喜,过去真的从没听过这么一个人。
他的中国思想史系列非常赞,不仅仅在于他的博闻强识和风趣幽默,更重要的是,他是以一种平实的心态在对待那些经典。从文本和逻辑出发,哪些是确实有道理的,哪些是后人附会的,哪些纯粹就是在忽悠,是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没有云山雾罩玄之又玄的分析,看着非常爽利。
《老子》这本书毫无疑问是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经典之一,历朝历代关于这本书的解读可谓汗牛充栋。时至今日,市面上各类关于《老子》的书更是随处可见,简直就是把这本“神作”当成了指导人生的“不二法器”。
熊逸在解读《老子》之前,旗帜鲜明得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老子》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它重点关心的并不是宇宙生成论或本体论之类的问题,而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为政之道)的问题。它的进言对象不是官僚百姓,而是国家统治者,也就是《老子》常常提到的“圣人”。
.....
这本书更多地把《老子》拉到形而下的层面上来辨析,重点着眼于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
是不是感觉和我们平时印象中的《老子》不太一样?
熊逸花了很多精力去辨析《老子》的作者究竟是谁,版本源流的变化,以及部分字句的真伪。不过他清楚的知道很多读者对这些内容并不感兴趣,他们看这类书既不想了解原典,对思想史更是没兴趣,他们关心的是要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管用”。
很显然,熊逸对于这种心态是有些不屑的:大家嘴上都是米兰-昆德拉,脚下却是查尔斯-兰姆。人生导师们眉飞色舞地宣扬着老子、庄子、第欧根尼、卢梭等古代哲人们关于恬淡生活的闪光智慧,大家也愿意花钱听听这些舒心的安慰剂。只不过听过之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像我们常常需要在紧张的生活间隙听上一场相声。
这是我非常赞同的观点,我一直非常怀疑现在很流行的“儒学班”、“禅修班”究竟能学到什么。说到底不过就是商人赚钱美滋滋,有钱人花钱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熊逸认为《老子》里面的逻辑是很有问题的,这种思维方式是类比型的,看到自然界的某个现象,拿来类比人类社会的某个现象。在自然界取材的时候,往往是用归纳法推导出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中国古人的逻辑思维一直不是很发达,存在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但今人应该很清楚这种推理方式是最不牢靠的,可是偏偏有那么多人故意装作不明白。
其实这个问题钱钟书早就在《管锥编》说到过,极尽嘲讽之能事,可是我们一般人都不知道。
想想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如果不是写的那么枯燥的话,恐怕早就招来人民群众的一片骂声了。人们尊敬一个人,往往因为不了解他。
虾仁猪心啊。
旅行的哲学(阿兰-德波顿)
在如今越来越多的旅行书中,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无疑是最负盛名的一本。
本来看名字我一直以为这是本教别人如何享受旅行的书,可事实证明我太过于想当然了。和当下许多鼓励人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读物不同,阿兰-德波顿并没有一味张扬旅行的意义和趣味。相反的,他倒是花了不少篇幅来写旅行的无趣和失落。从这一点来看,这确实是个实诚人啊。
有不少人认为这本书最好是从后往前读,因为后面的篇章要比前面的更精彩,可我却觉得恰恰相反,最吸引我却正是开头的两章。因为后面关于旅行文艺的解读和阐释如今并不鲜见,可开头关于旅行无趣和失落的描写却是那么合我心意,而在其他书中却是不大能看得到。其实可以理解,这不是给“旅行”抹黑嘛。
事实上才是旅行常见的模样,我们被旅行广告或宣传册所吸引,对于那些美妙的景色向往不已,于是兴冲冲的感到某个旅游胜地。可真正到达那里之后才发现,广告确实没有说谎,可是当地的内容却远远超过那些吸引我们景色,而那些多出来的东西可能并不令我们很享受。我们会觉得旅行最快乐的阶段是兴致盎然登上飞机的时候,而在旅行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盘算什么时候要回家了。
很真实不是吗,这可是我不止一次的体验了。
阿兰-德波顿被人称为才子,确实名不虚传,他不是单纯的写自己的感受,而是结合了历史上各类名人的经验,福楼拜、梵高、罗斯金、洪堡、波德莱尔、爱德华-霍伯,古今对照,颇有几分只恨古人吾不见的遗憾,都是知音啊。
在备受赞誉的最后一章中, 阿兰-德波顿提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旅行方式---卧室旅行。换个视角,自己家里也是充满的惊喜和乐趣呢。考虑到这本书是2002出版的,应该说德波顿还是很有远见的,毕竟我们现在不是有个段子很火嘛:只要有心,哪里都是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