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想象过一种场景,在生活开始忙碌的以后,如果有空闲的时间,那一定要在日落黄昏的时候,搬一个马扎,坐在一个小花园里,或者是一个阳台,不管旁边会有谁,就坐在那什么也不干,把自己放空。
我想象的这种场景,比我预计要来的快,大概因为还没有开始忙碌,所以提前开始了“蹲阳台”,巧在学校宿舍楼正好有合适的阳台可蹲。
在阳台偶尔有些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过的像个“老年人”,就差一把蒲扇,和一条狗。
阳台是个很神奇的地方,特别是宿舍楼的阳台,那里关上门,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天气好的时候,天气不好的时候,天气刚刚好的时候,都可能会有人在,多数是一个人,偶尔是多一些的人。在那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情绪,开心的,难过的,失意的,迷茫的,愤懑的······
如果阳台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的话,那它一定是知道这层楼最多秘密的人,一些我们甚至不会告诉其他任何人的秘密,一些我们希望说出来就散掉的秘密,阳台听到了,阳台不会告诉其他任何人,等到我们自己又来到这里了,阳台才会提醒你想起,一些你在这里扔掉过的东西。
我们的宿舍楼所在的位置条件很好,而“公共阳台”在整个走廊的尽头,站在那可以有很开阔的视野,刚刚好可以看到生活区的小全景,在近视又不戴眼镜的情况下,晚上的生活区看上去就很迷幻,看的人长吁短叹。
1
他们住的楼面对着面,一个人的宿舍朝北,另一人的朝南,巧在楼层也是一样的,所以刚好看的到对方的阳台,几乎就是正对面。
刚认识的时候,还不知道是住在正对面,有人先问,你住在几零几,对方给了一个门牌号,然后那个人开始很认真的数,数了半天依然无法确定是在哪个位置,他说,你用手机上的手电筒打个光,我就知道了。对方居然真的跑到阳台打光,他看到光源就在自己的正对面,也亮了亮自己这边的光,两个人都觉得挺幼稚,但是又都觉得有趣。
他习惯性的到阳台发呆,看着对面发呆,慢慢知道对面的人习惯在什么时间洗衣服,慢慢知道对面的人习惯在十点多睡,有时候他深夜出来,看到对面灯还亮着,会猜对面的人大概又有了什么烦人的作业。
有时候看到对面的人也在阳台发呆,但是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又不能直接大声去喊,那样看上去会像是一个神经病。
对面的人毕业的早,到六七月份的时候,对面的楼空了两层,看上去很让人失落。
他跟朋友说,你觉得我们这两栋楼中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朋友说,大概五十米吧。
他想,这五十米真的太远了。
新的一学年,对面楼里又住进了新的人,他还是有到阳台上去的习惯,但是不再有看对面的习惯了。
2
南方的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靠近海的地方。除了温差大,天气也很多变,时常是暖和和的白天过去,就突然进入了凄冷的雨夜。
其中一个雨夜,老A准备上床睡觉,微信突然收到一阵信息轰炸,一个朋友跟他说,能不能出来一趟,自己快要崩溃了。吓得老A衣服也没来及披就冲了出去,然后看到了在阳台等着的泪眼婆娑的朋友。
两个人站在阳台,朋友在哭,老A看着他哭,不知道说什么合适,只能拍了拍人家肩膀,叹一叹气。
老A说那个晚上他记得很清楚,不全是因为朋友的难过,还有那天晚上的天气,一切都实在是太恶劣了,风很大,雨也很大,半漏天的阳台根本挡不住,两个人还都只穿着单薄的睡衣,冻得瑟瑟发抖,朋友满心悲剧,哭的大概也忘记了冷,老A却是感受的清清楚楚,他觉得在那么一个环境下,自己什么事都没有,都几乎要哭出来。
午夜里狂风暴雨的阳台,可能只有老A和他的朋友见过。
3
我在阳台一般干什么呢,聊人生,聊理想,啊这样说太做作了。
我在阳台说过的话,多到我自己都记不清,有些灵感是在那里找到的,有些故事是在那里听到的,有些气也是到那里消化的。
我经常跟人调侃,(公共阳台)这里应该有个灯的,应该给楼管建议一下。后来又合计了一下,觉得有灯也不好,少了很多的私密性,阳台在灯光下就完全暴露了。我又不在这里跳舞,要灯干什么。
我还跟人说过,这个阳台的墙上应该有个板块,写一下大家预约阳台的时间,毕竟如果一个没注意,撞到了正在吐露心事的陌生人,还挺尴尬。
我在阳台听到过楼下阳台的状况,那天楼下有一个失恋的人,哭的很惨,我就差下楼去安慰一下她,但是没有实施,她大概不希望被人发现吧。
我在阳台会看一看其他的很多小阳台,看它们就像排列整齐的一个棋盘,盘里的那些个框子每天明明暗暗,周而复始,来一波人住下,待上几年后离开,再来另一拨人,再待上几年后离开。
我在其中的一个框子里,这个框子慢慢给了我归属感。
学校的生活区靠近运河,夜里很安静的时候,在阳台听到汽船过路的声音很舒服。
江南的城镇时常下雨,有时候清晨四五点,空气里湿气很大的时候,到阳台上看不到眼前五米开外的景,手伸出去就融进了雾气里,体验是特别的。
阳台是个好地方,真的。
在生活开始忙碌的以后,如果有空闲的时间,还是要在日落黄昏的时候,搬一个马扎,找个阳台坐着,不管旁边会有谁,就坐在那什么也不干,把自己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