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雨,躺在床上看窗外,外面黑漆漆,雨声细细的。想起春天那阵子,有段时间睡不着,专门下载了睡眠APP听白噪声入眠,里面就有雨声。我想,这可是天然的白噪声啊,可惜就是雨声小了点,也没有雨水敲击石头或者瓦片发出的噼啪声。
我家在晋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的土路弯弯曲曲,路的两侧错落的排列着或新或旧的屋子,屋顶覆盖着青色的瓦片。
夏天一到,雷雨便多了起来。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天上的云低沉沉、黑压压,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雷声,震的家里嗡嗡作响,这样的雨其实挺让人害怕的。尤其是看到照亮了天空的闪电,你马上就能知道有一道雷带着噼嚓的前奏将要炸进你的耳朵,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告诉你即将被行刑一样。
这雨要是下在早上,又恰恰是周末,一家人就会很悠闲,我们不用上学,父母不用下地。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似乎下在早上的雨总是格外温柔,即使雨水大了些,也很少有炸雷惊人。一家人吃过饭,就在炕上活动,父亲睡觉,母亲坐着,我们也不知道在玩着啥——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很奇妙也很吵闹。看着外面哗啦啦的雨,年轻的母亲手垫在屁股底下前后摇晃着身体看着外面,用很夸张的语调说:看~看这雨~~然后紧跟着啧啧的惊叹声。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注意到外面的雨。雨声,雨点敲打在石头上、瓦片上、院子里堆放的器皿发出的打击声混在一起,嘈杂又安静,混乱又有序。从屋顶顺流而下汇聚起来的雨水就像课本里说的那样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屋檐下的瓦片上、石头上,当然还有泥沙里。泥沙很快变成一个个小坑,石头和瓦片被冲洗的干干净净。这个时候总会想起水滴石穿这句成语,一开始懵懵懂懂,总会问母亲,雨水真的会把石头弄出坑吗?母亲就会肯定的说:能。时间长了雨水就把石头砸出坑。再趴在玻璃上看向石头的时候就会想,要是砸出坑得要好多年吧?想到这里,这样的画面仿佛就像被定格,趴在玻璃上懵懂的小女孩由近至远,模糊了面孔,直到成为房子的一抹色彩,直到连房子也成了一团色彩。雨声和雨幕隔绝着外界,灰蒙蒙的混沌里只有这里小小的、是彩色的,就像一幅充满意境的神奇的国画,等着哪一天从记忆里拉出来,穿过灰蒙蒙的保护,从一团色彩到一座房子再到女孩懵懂的双眼。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雨声会成为我的白噪声,外面或淅沥沥,或哗啦啦,人们放下一身的防备和疲惫,岁月静好。
平静的水面会被投进去的小石头激起涟漪,这样的静谧画面会随着回忆里的一声鸡叫被打破,从国画中回到烟火气中。雨下的大了,家里的牲畜也会害怕。牛羊梗着脖子避起来,有了生活经验大公鸡母鸡也会早早找到避雨的地方,静静的一边等雨停,一边梳理羽毛,惟独半大的鸡,会因为害怕都不主动去找避雨的地方,一个劲的叫,指望其他的大鸡或者同出一窝的鸡救它是不可能的,只好人来出马,咕咕叫着呼唤它引导它跑到屋檐下避雨,再碰上比较怂的,怕雨淋坏了,还要顶着雨出手相救的。农家的人对于家里养的牲畜感情是很复杂的。比如说养鸡为了吃肉或者吃蛋,但是会看到鸡也有各种情绪和神态,小时候一窝的时候晚上睡觉会害怕的挤在一起,长半大了公鸡之间会通过打架确定彼此的地位,再大了成了头领的公鸡会带领一群鸡外出觅食,找到好吃的还会叫其他的鸡过来吃,也会觉得它们很可爱可怜。
哗啦啦的大雨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雨势太急,雨过之后,地面不会很泥泞。莫名的感觉这一点也有点像反牛顿流体。总之,作为农民更喜欢淅沥沥的小雨,细细的,正是润物细无声。碰上这样的雨,母亲的感叹就会平淡的多:看看这雨。语调平缓,不疾不徐。躺着睡着还在打呼噜的父亲紧接着就是哎呀一声,忽而就醒了,然后接茬说:这雨下好了,都浸到地里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处美好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