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忧会有盗窃的现象,求教于夫子。夫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盗窃欲望,那么即使你奖励盗窃,他也不会去盗窃的。

在夫子看来,治理国家,应该用仁义道德去感化,而制裁乃至于刑罚,应该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民众的道德意识提高而自觉去抵制犯罪,比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犯罪更为有效和彻底。

对于任何一种犯罪,都会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是主观能动的抉择。二者之中,主观方面的因素更为重要。这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只要人人都不断地修养自己,不断地净化自己的心灵,犯罪就会大大减少,最终销声匿迹。

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准,全面提高全民的修养水平,全面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最终全面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让我们的世界远离犯罪,远离危害,走向祥和,走向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69评论 1 16
  • (52)《书剑恩仇录》:看脸的世界 在看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时看到十三集的时候我是有一些愤怒的。因为主角陈家洛本...
    荏苒几盈虚阅读 3,538评论 0 1
  • 一道题 舍友拿来了一道看起来像脑筋急转弯的算法题: 输入:测试数据组数,过桥人数和每个人单独过桥时间输出:所需最少...
    Utte阅读 3,690评论 0 0
  • 连载小说目录 上一章 出尽风头,却是挡箭牌? 第二天,李琛如约地约上了千忆她们宿舍。只是,看着一直沉默寡言的众人,...
    黄泉花开阅读 1,664评论 2 0
  • 田园踏青回,满目尽春暉。 围村杏花开,绕舍柳丝垂。 居家炊烟袅,房舍吐尘微。 鸡犬茅篱跑,燕鹊枝檐飞。 老叟门前诺...
    二斗八阅读 3,073评论 15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