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一点点》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天长,我的爱情短。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这首李敖的情诗,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是听到巫启贤上的某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年代久远,电视剧已经忘记了,这首歌和诗却一直记在心里。
青春期的我是不喜欢这样浅淡的文字的,喜欢的都是徐志摩的浓烈劲头。
一直到经历得多了,经过生活的跌打,才缓缓回忆起来。还是不懂,直到看到了曾奇峰的书。
很多科学研究证明,家庭成员之间的高浓度情感表达,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亲情如果具有了友情的品质,就不会浓得让人窒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伤感的事情,莫过于发生在亲情中的这样的哀叹了:我为你呕心沥血,你却还恨我。有这种感觉的人需要明白,正因为你呕心沥血制造了太高的情感表达,所以对方才恨你;他恨你要把他“浓”死!
爱情中也应该加入友谊的品质。如果你想到爱情会褪色,你就自然会想办法维持它起初的颜色;如果你的结婚“合同”上有时间期限,你也会时时想到怎样能续签这个合同。目标一旦确定,相应的言行就不会乱来了。
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一种情绪直冲天灵盖,为啥我早不懂?!
以为最美的是轰轰烈烈的命中注定,却没有想到人性始终都是要有距离的,灵魂的痴缠共生根本就是病态的想象。我们先应该先成为成熟独立的人再相爱。而不是纯粹找人填补空洞。
如果婚姻不功利,就没有那么多怨偶。功利不是单指金钱利益,还有需要人来满足情感需要。这种也属于功能性的婚姻。找人陪,找人哄,找人做饭,找人生孩子,都不是因为爱。
因为没有爱与尊重,就不会给空间。不会让对方有自我控制的部分。就会形成追逃模式,造成一些婚姻中的困难。
以前听过一句话,我们因为相爱而在一起,因为了解而分开。其实最好的路径是先了解自己,再彼此相爱。即使爱别人只有一点点,但剩下来的爱是用来爱自己的。这样独立的自我,彼此的尊重,才能达到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