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看书,但是对于看的书类型,我通常是随机,甚至是随意的。兴致来了,随便什么书拿过来都可以看,或是看到有人解读很好,就会买回来细看。
最近,会经常陪孩子去书店,也会在儿子看的书里,挑出来几本。最近一周看的几本书,就有从书店租来的,也有自己新买的。这几本书看的不甚愉快,但是也有收获和感悟,更有点点感慨。
很久之前记得看过一句话,是萧伯纳说的,他说好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说人的知识,就好像一个圆,知识越少,这个圆就越小,与外界接触就越少,然后就感觉自己的世界里什么都懂。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与未知的外界接触就越多,就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
无知是必然的,能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也实在是一种进步,只有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才会更认真更踏实学习,也才会用更虔诚的态度去对待那些新知。
每个时代都不同,在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助,但不管那个时代有多坏,也会有真情存在,这是我看狄更斯《双城记》最大的感受。纯洁无暇的美不仅让人沉醉,也让一个人变得高尚,更会让一个人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爱是伟大的,因为这份爱,一个普通的人也变得闪闪发光,让我感动。
因为看完了这本书,才对书开头的那段话理解更透彻。看了很多经典的开头中文译法,下面这个开头是我最喜欢的。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开花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心十足的年代,那是疑云重生的年代,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夜笼罩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那是眼前无所不有,我们都在直升天堂,我们都在直奔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同现今这个时代竟然如此相似,就连那些在这方面叫嚷不休的权威人士,有些也坚持认为,不管他是还是坏,都只能用“最”来形容它。
书已经看完,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到现在还没有消散。而现在的这个时代也是如此,每天铺天盖地的海量新闻里,好的很多,坏的也不少,我们不能因为一部人的道德败坏,而对这个时代失望,也不能因为因为这个时代表面的市场繁荣而迷失自己。
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问题,我们更需要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
看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费利克斯萨尔腾写的《小鹿斑比》,被译者的优美语言描述吸引,在轻松愉快中看完了小鹿斑比的成长蜕变故事。小鹿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世界很美好,但也会有陷阱,除了陷阱也会有成长的机遇。其它小鹿在茫然成长,斑比却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思索,更在遇到了老鹿王之后,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终在老鹿王的陪伴和引导下,也成长为全新的自己。
看余华的《细雨中的呼喊》,颠覆了我记忆中农村的形象,或许他笔下的农村是艺术加工的农村,也或许是不同时代的农村,那些丑陋的人和事,让我看得很不舒服。在不舒服的阅读体验中,我依然看完了这本书。
作者即便是优秀的,他写出来的文字也未必会让所有人喜欢,而有些文字即便有人不喜欢,也会有它独特的价值。
就像前段时间看史铁生的《活着的事》,居然看不进去,但是作者本身就是故事,他能活着就是故事,他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写出那么多有意义的文字,就是活着的意义和来这个世界走一遭的价值。
读书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同,收获也不同,目的更不同,但不管何种动机,只要能认真看进去,就会有自己的收获。
这几天看书,还有一个领悟,就是静心写自己的文字,不要在意有没有人看,有多少人会喜欢,自己享受这个写的过程,就是一种收获。
即便是世界大文豪,也做不到所有人都会喜欢他。何况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呢。
文字也不是越多越好,哪怕只是薄薄一本小册子,只要内容能够让人有收获,这个知识就是无价的。而这个体悟来自今天正在看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的内容比《老人与海》的内容还要少。美国总统布什评价这本书,说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
这本简单的小册子,成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6名。并且一直占据全球顶级畅销书前十名之列。通过这本书的排名,就知道这本书被无数人阅读过,但是阅读过真正领悟书的内涵,并且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并且真正做到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正所谓,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即便如此,书还是要读的,道理还是要听的,万一读的时候,被某句话击中,从而洗心革面开始努力奋斗了呢。
于我,多读书,无非就是多增加一点书卷气。但坚持读书,让我能一直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