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分享的片段是——我们睡在地板上,除了还只五岁的表弟外,谁都睡不着觉。我的胆量素来并不算小的,可是今天晚上却无论如何不敢把头伸出到被外,身子在被里老是瑟瑟地抖,头上身上全是汗珠,把一件衬衫都湿透了。呼吸几乎窒塞,每当枪声稍微和缓一些或者稍为远了一些时,便把头探出背来透一口气,正在觉得略微舒适的时候,常常是一声极响的枪声把我的头又吓进被头中去。挂在墙上的钟,一点,两点,三点,四点,没有一次的敲响不钻进我的耳里,但愿天快些亮……
作者把自己的见闻行事和感想写述出来。日记的材料是每个人每天的见闻形式或感想。我们日常的生活,普通平板单调的居多,如果一一照样写记,不特不胜其烦,也毫无趣味,这一篇日记记述是乐华刚随父亲到上海去,就发生“一·二八”事变,他在上海度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夜晚。日兵侵犯闸北十九陆军抵抗胜利,日兵用飞机在闸北投炸弹,闸北已成焦土,诸如此类的标题连日在报上用大大的字,在这每次由上海开到的火车都挤得不成样,甚至连货车牲口车都塞满人。消息传来都说日兵如何凶暴,十九路军如何苦战,中国人民如何受伤害,H市人民大为震动,有家属亲友在上海闸北的更焦急万状。而乐华的这篇日记让我们看到了普通市民躲在家里避难的内心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