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造星工厂”吗?
今天读书,看到这个词,我突然想起,孩子上小学时确实收到过一次选秀通知。
当时我们这个年级的孩子都收到了通知,让去一个宾馆去面试。
我们没去,是认定孩子不会走这条路。
有的家长去了,回来我们倒是没问具体情况,反正他们孩子最后也没去。
今天看这篇文章,才理解了其中的套路。
书中所说,他们是冒充电视台栏目组,去街头采访,目的是获取家长的联系方式。后边再打电话说你通过了初选,让家长带孩子到哪里面试,再签培养合同啥的。
实际上他们没有节目,就假惺惺上几节课,就没下文了。
我一直觉得,各行各业都是有传承的,没有人领你入门,想自己闯进去几无可能。你看看那些童星,真不是普通家庭的小孩。
各种机构抓的也是家长这种心理,让你感觉组织更有资源、比一些个人更靠谱,引无数人竞相加入、受骗没商量。
我个人的意见,在没有准备好学费的时候,不要去挑战自己不熟悉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