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时真正的阅读
阅读的关键不是在于读,而是在于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阅读其实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阅读的本质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里的新的知识是指新的知识点的过程,而不是读完一本书),阅读也不是要记住书中所有的内容,阅读要求我们记住的是知识框架的位置,我们的脑中要有一张完整的网络,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要有明确的位置,能够迅速的找到它的位置,跟其它的知识点有哪些联系就可以了,一切的读书和学习到要纳入这张网路中。
阅读中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多发现知识点中哪些是你不知道的,怎么才能为你所用,新的知识点就是一个新的节点,要不断的与原有知识进行连接,不断的扩大整张网路的范围。
二 如何处理获取的信息
信息的处理过程其实就是拆散重组的过程,一本书就是作者针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框架,我们要打散作者的框架,以自己的框架和逻辑线为主,对信息进行提取,并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框架。
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作者的框架,而是要主动的学习
1 对摄入的信息用自己的话复述
a:这段信息讲了什么?
b:它有几个要点?分别讲了什么?
c:这些要点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2 时刻发散联想
a:这个问题,这个知识点,可以跟哪些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
b:有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规律和原理来解释?
c: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
d:我可以如何拆解这个案例?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些启示可以用在哪些项目和任务里?
3 用主题阅读去摄取内容
a:同一时间内只「查」一个知识点
b:以「知识点」为单位,少量多次阅读,并不断进行反思。
c:反思时,问自己3个问题
我读到了什么信息?
关于我的问题,我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解答?
要完全解答这个问题,我还需要什么信息?
4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网络
从各种材料中,提取出对问题有帮助、相关性高的内容,总结归纳,用一个更大的主题把它们统摄起来,不断地把碎片化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提炼,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 输出
输出有很多方式,可以制作读书卡片,康奈尔笔记,思维导图,概念笔记,知识点笔记,心流笔记等。
1 知识卡片
把每天学到的知识,不论是文章,书,还是课程,记录下来,记录成一张纸卡片。
a:在弄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b: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提炼出核心信息。
c:对信息进行浓缩,提炼,尽可能和自己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将其结构化。
本质:它的核心是什么?我可以如何理解它?
来源:它来自哪里?为何会产生?原因是什么?
去处:我能如何用它?
联想:它可能还会涉及哪些概念,可以和我原有知识体系的哪些部分相联系。
d:整合
多张卡片组合起来,合并成一张新的卡片,就组成了一个局部的网络,重新提炼,浓缩出来,这就是升维
e:行动:这个知识如何用到生活中,它可以优化我工作,学习,生活的哪个环节?不断为新的知识点寻找实践的场景。
2 康奈尔笔记
康奈尔笔记是一种很好的知识点提炼工具,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3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作者的思考框架,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章节来把作者的框架梳理出来,这种方法对于没有自己知识框架,刚刚接触一门新知识的人群特别有效,我们可以借用作者的框架,在以后的阅读中不断的修正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用思维导图把康奈尔笔记左侧提取出来的词联系起来,把康奈尔笔记中的散落化的知识连接成面,记录这些点处于康奈尔笔记的哪个部分。
4 概念笔记
李笑来老师在书里面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是一个操作系统的话,除了我们学习的方法论,我们的核心其实是概念与概念的关系。读一本书要找到书中的关键概念,然后把找到的概念记录下来,也要在找概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炼自己的概念。
INK笔记法:
a:收集/What:记录看到的概念
b:理解/Why:阐述概念的前因后果
c:应用/How:将概念与其它概念组合起来,构成概念图
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第一要看他是不是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是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他是不是有足够的了解;第三是看他有没有系统的方法论;第四是看他有没有成功的经验。
我们要在自己平时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把对我们有价值信息提炼成概念,并且和我们自身的经验想结合,当我们拥有了足够多的概念之后,就可以对概念进行重组,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容。
5 知识点笔记
我们在阅读中,要以知识点位单位,对书中的新知识,进行提炼,提炼出新的知识点,并不断的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形成知识点网络。
围绕这知识点,用why将其学透
a:含义: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意思?
b:逻辑:这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
c:我可以如何应用这个知识点?
6 心流笔记
用线性笔记的方式一次性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添加一些例子,帮助自己理解,这种笔记方法可以很好的锻炼思维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