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③,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
【注释】
①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
②弟子:年轻的子弟。
③食:食物。
④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馔:吃喝。
⑤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翻译】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心得】
“色难”: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这一点说的一点都没错。父母有事我们要去帮,有好吃的给父母,这都是最基本“孝”。所以,对父母和颜悦色,这是最高层次的“孝”。
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问自己的儿子,这是什么?儿子回答说,这是飞艇。老人又问,这是什么?儿子不耐烦地回答,这是飞艇。老人说:“你小时候,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你七次这是花。”扪心自问,我们现在对父母的耐心真的很少,一点都不及父母小时候照顾我们那样。
上一次学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深度反思过自己了,但是其实还是做的不是很好。学经典就是这样,不可能一次性就做到像圣人那样。每次想跟母亲“色难”的时候,心中升起“色易”的念头来提醒自己。耐心的,和颜悦色的对待长辈。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的第一层面:无违】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孝的第二层面:无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的第三层面:能养,能敬】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孝的第四层面:无色难】
这四句话,从一开始的无违,不要有违抗,按照礼节去做“孝”;从行动层面转向心理层面,要真心关心自己父母的身体,让将自己修身,不要父母为我们而忧愁;能赡养父母,并且做到恭敬于父母;最后要把自己的心修炼到没有一丝丝的怨恨,没有一丝丝的怒气,心平气和,满是感恩,像对待自己一样去爱父母。按照这四个方面,可以把孝做好。其实人之本,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