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诵读了解什么是图像诗。
2.小组合作,简单创编图像诗,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环节:
1.读诗;
2.创编图像诗;
3.推荐图像诗与书目。
观课议课主题:
教师如何通过诵读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分解:
1.教师在诵读环节都采用了哪些策略与方法?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1)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境,激发兴趣:在对诗中重点词的理解时,不是机械的解释,而是采用图片展示来引导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比如对“梭子”“锦”的理解,老师出示梭子和锦的图片,把离孩子生活很远的物品,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在解说梭子的作用时让孩子同时想象出来来往往这个词语;通过观看“锦”的图片,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锦”,同时也理解了锦和伞在色彩上的相似之处,从而对图像诗产生深厚的兴趣。在学生读错“话匣子”时,没有直接纠正,而是让孩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读准了字音。
(2)想象画面,丰富想象,激发兴趣:在读第一首诗时,老师让孩子想象梭子穿梭时的画面来理解诵读来来往往;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在诵读“在密密的雨丝中忙忙碌碌织锦,赤橙黄绿青蓝紫”时,老师说:大家想象下雨放学时学校的场景,孩子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的就理解了这句诗,这时孩子们的诵读其实已经有了味道。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说:我们身边有哪些色彩呢?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就更浓了,兴奋地在自己和同伴的衣服等处寻找色彩,此时老师说:你们可以这样读一读,孩子们更加兴奋地读着,这一次的诵读,把诗读出了趣味。
(4)对比阅读,激发兴趣。正常情况下的《伞》诗,和变成伞形状的诗作对比,孩子们在这种对比中感受到了图像诗的有趣,从而产生兴趣;通过《蜗牛》诗和《滑梯》诗的对比阅读,感受到诗的韵律美,从而激发孩子学习诗歌的兴趣。
2.有哪些问题值得交流?
(1)在诵读过程中,个性阅读是否要展示出来,如果展示出来,更能突出图像诗的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的兴趣。(老师在让学生自读时,学生几乎上都是齐读,这个地方,老师如果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给同学听,这样设计是否就可以避免老师反复让学生自读时,还是会出现齐读的情况。)
(2)虽说本节课的目标落脚点是兴趣,但老师在个别环节是否要示范引领一下,也可以在读得好的同学示范时,老师肯定一下他的读,这样孩子们是不是就会知道应该怎样读。(在读滴……,说……时,大部分同学读得没有个性,只是一字一顿的读,有一个同学展示时读得不错,但集体读时,还是如此。此处老师肯定,或再示范其它的读法,比如可以说,水滴得有快有慢,每个人说话也不一样,让孩子们读出发不同的滴……说……这样更能突出诗的趣味性。
(3)诗和乐是相通的,给诗配上乐,就能帮助孩子走进诗,感受诗的趣味,从而对诗产生深厚了兴趣。
3.对语文课堂上关于诵读诗歌的指导有哪些启发?
(1)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感觉语文课堂诵读诗歌的指导,没有必要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学习本节课老师,整个课堂没有一句技巧的指导,但每一句话,都能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入情入境,感受到儿童诗的趣味性。所以要在引导的语言上下功夫,做到教育无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巧用信息技术辅助诗的教学,比如图片、音乐等都是很好的特殊的引导“语言”,都可以帮助孩子感受诗,理解诗,从而喜欢上诗。
(3)诗毕竟是诗,对不了解诗的诵读方法的孩子来说,个别句子的示范和引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有韵味的读,也能引起孩子对诗产生兴趣。每个人对美的事物都有一种向往,何况是美美的诵读呢?
(4)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歌诵读指导,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基调的诗采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的对比阅读,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诗的内涵,走进诗的意境,更能激起孩子学习诗的兴趣,入情入境的诵读。
(5)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歌诵读指导,让孩子们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孩子们感觉诗其实就是生活,诗就在身边,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生活中的经验也可以帮助孩子走进诗的意境,诵读时更可以入情入境,读出诗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