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华的自卑
张华说他很自卑,这让我觉得有点吃惊。
因为在我们看来,张华已经足够优秀,甚至是让人羡慕:工作业绩出色,有漂亮的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孩子。
但他却说:
我觉得吧,自己就只是一颗螺丝钉,身上没有核心竞争力,终有一天这种程序化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到那时,就只会坐吃山空。
接下来,他把这个状态用有画面感的句子呈现了出来:住在一个纸盒子里,旁边是人来人往的过客,有人见他可怜,便扔下 2 元钱。
我问他,你为什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情绪?
他说,刚参加完一场同学会,有同学已经自主创业,身价上千万。
(二)朋友圈虚假的美好
我不是医生,只能给出一个简单粗暴、没有营养的回答:
谨慎参加同学会,并且远离朋友圈。
我也不是一个淡定的人。
看到朋友圈里有谁去国外了,就会去反观自己平淡的生活,然后长吁短叹。
深夜看到有人秀加班,便会感叹自己不够努力,终将被社会淘汰。
看到有人分享一篇干货文章,便会脑补他刻苦学习的画面,再看自己还在刷朋友圈看八卦,真的是每天被别人拉开一公里。
但是,朋友圈里的这些,就如同做过磨皮、瘦脸、美白、祛痘的照片,一半真实,一半虚假。
人的行为终有目的:
有的是为了被领导看到,升职加薪毕竟也要靠好感。
有的是为了被朋友看到,收获夸奖和赞美。
有的是为了被客户看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刻意表现自己,确实是我们的天性。
(三)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认知缺陷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自己也懒了,基本没去过图书馆自习。
有一天实在觉得内心有愧,背起书包进入这个久违的地方。在入口处碰到一个同学,打了个招呼,便找了个角落。
看了一会就犯困,去杂志区找读物,抓起一本《知音》,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但那天回来后,就听到同学在说:曹将天天去图书馆,真的是厉害!
我去……
我们总是习惯于做引申:看到一个人在旅行,就假想他每天都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在看书,就脑补他博览群书。
于是,将美好的他与糟糕的自己类比,自然自卑。
但事实是:本来这个假设就有问题。
(四)距离产生美,真的!
熟人交往,总是容易产生对比,对比就有情绪。
但如果是陌生人,那问题就不一样了。
比如我们关注一个微博账号,他再好,也跟我没关系,反而是淡然。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去知乎上看一个回答,觉得不错,便点个赞,再换个回答看。但如果突然间发现是朋友的发言,那情绪就不一样了——天,他竟然这么厉害了!哎,而我呢!
理解了这一层后,我逐渐远离了朋友圈。与其花时间去感叹,不如去看点有帮助的新闻。
这一周,我没有关掉朋友圈,但刷的次数已经减少到一天一次。剩下的时间:
收听了两个喜马拉雅电台:《冬吴同学会》和《新商业观察》。
把关注的公众号里最近的文章学习了一遍。
订阅了「少数派」的「Power+」专栏,看了一系列效率类文章。
收听了「得到」里的「逻辑思维」。
反而内心会更加平静。
我是小结
人是习惯于对比的,但在对比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性弱点总是让我们感觉到自卑。以朋友圈为例:
对比的对象会美化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看到的,始终是高于他本身的情况。
我们会刻意拔高对方的行为。对方表现的是 1 ,但我们会脑补出 10 。
于是,在对比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会天然地占据下风,情绪也自然会有波澜。这一类情绪,很多时候都是负面。
我个人的解决方法很粗暴:
避免和熟人对比。如果看状态,就看陌生人的,比如微博。
将多出来的时间用于自我提升。毕竟这才是让自己心安的最有效方法。
我是尾巴
总有人会说:自己安静,便能屏蔽外界的一切。
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