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曾经遇到的最尴尬的事情,也就是我很难克服自己的羞涩,去做的事情。是我青春期的时候,在杂志书摊上的情景。
在小城最繁华的街上,有个小巷,入口的地方有个小门市,摆着很多杂志。书摊的西面摆的是正经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等,在西面,摆的都是一些涉黄的画册,封面上都是妖娆的女子挠首弄姿,摆出很撩人的姿态。
那时候网络还不普及,青春期躁动的的我,对异性身体的兴趣,远大于对学习的兴趣。
每次经过那个书摊,我都在那里踯躅很久,很想去翻一翻那些画册。
但是我连站在那里看一眼封面的勇气都没有,更不用说跟老板说买一本了。
我回想那时候的自己,为何如此羞涩。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长时间接受老师灌输的理论,对性的事情有罪恶感,想一想都会有自责的想法。
第二,青春期的自己,开始认识到自我,注重自己的形象,且更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哪怕是面对的陌生人,也会担心在别人心里造成不好的印象。
那么后来,这种感觉何时消失,我对”别人对我形象的认知”如何变得迟钝,我有点记不清楚。
我回忆了一下,我记得自己经过了一个自我形象的毁灭期。有一段时间,我不注意仪表,不注意任何人看待我。我可以在大街上人多的时候啃着地瓜招摇过市。我可以在人多的地方高声喧哗。
再后来开始上班了,又开始注意仪容仪表,因为一个邋遢的医生,不会获得患者的信任。
所以我觉得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一定的特征,比如年轻时候的轻狂和羞涩,老年阶段的安静和镇定。
这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表现。
我们小时候很羡慕成年世界的东西,求而不得时候,总安慰自己,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在上海的一个早晨,朝阳初升,我坐在弄堂里的一个角落,坐在小摊旁边马扎上,一边喝着豆浆,一边吃着煎饼果子。
本来吃了一个,有点不饿了,我还是坚定的对小摊老板说:“大哥,再来一个!”
这一个,是送给,
十多年前站在小摊前,流口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