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新冠病毒疫苗项目同时在研发。
在迈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六款中国疫苗中,中国生物承担研发的2款灭活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试验阶段,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各项进度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首次登场。
1.这款疫苗目前的效果如何?
2.我们什么时候能打上疫苗?
3.打了疫苗什么时间可以摘下口罩?
4.新冠疫苗的保护时间有多久?
5.对变异病毒有效吗?
6.孕妇能打吗?
7.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打?
8.打疫苗对核酸检测有影响吗?
9.紧急使用疫苗目前效果如何?
总台央广记者郭淼独家专访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总法律顾问周颂,对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疫苗接种28天后,所有人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什么是灭活疫苗?
所谓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得选一个好“种子”;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比如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等;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
新冠灭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接种完第一剂以后,7天开始普遍产生抗体,间隔2~4周,接种完第二剂28天以后,中和抗体阳转率或者叫阳性率均达百分百。
按照规范免疫程序接种两针新冠灭活疫苗后,28天摘掉口罩就不再是梦想了。
疫苗保护期,一到三年的可能性比较大
新冠疫苗又会给我们多久的防护呢?真的只有传言中的半年到一年吗?
第一种说法:抗体在体内3~6个月就消失了。
我们最早打疫苗的人叫“以身试药的180名先锋队”,最早打疫苗到现在已经五六个月的时间了,他们不断地抽血来监测它的抗体数值,目前看还处于抗体峰值的稳定期,没有下降,所以第一种说法不攻自破。
第二种说法:有没有可能终身免疫呢?
像小时候打过牛痘疫苗终身不得天花那样。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也不太大。目前根据动物试验、阶段性研究结果以及既往相似技术平台疫苗等情况,综合来看,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的效果,估计1~3年以上的可能性大。
目前不能准确说出疫苗的保护时间,而是给出了一个1-3年的范围,是因为新冠疫苗保护的持续性观察还在进行当中。
新冠疫苗需要像流感疫苗那样一年打一回?病毒变异,会导致疫苗白打?
流感每年是不同的病毒株去生产流感疫苗。新冠目前虽然在发生几种亚型的变异,它还是新冠病毒。
新冠灭活疫苗在未来若干年内应对这些变异的病毒是没问题的。
目前WHO、我们国家的科研机构,一直在关注和监测着病毒的变异情况。中和交叉试验的数据显示:当时北京新发地的病毒株、俄罗斯的病毒株、英国的病毒株、奥地利的病毒株和美国的病毒株,用新冠灭活疫苗来做中和交叉试验,结果显示均能百分百中和。
目前的确病毒有几种亚型在发生变异,但是它的主基因序列和蛋白质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新冠灭活疫苗在未来若干年内应对这些变异的病毒是没问题的,能够覆盖这些变异的病毒,这是肯定的答案。
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注射疫苗目前处于暂缓状态
目前国家批准的疫苗紧急使用是建议暂缓接种的,为什么?不是说这两个人群有危害或不能打,而是基于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要求,因为目前妊娠期的女性和哺乳期的女性,没有足够大的样本量。未来数据量充盈起来以后,这个人群也是可以打的。
接种疫苗后不会对核酸检测有影响?
接种新冠灭活疫苗以后,不影响核酸检测是阴性的结果。
因为核酸检测是鼻咽(试纸),它检测的是抗原,而我们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是保护性抗体,所以核酸检测不会影响的。
灭活疫苗最快12月底即可上市,未来产能8—10亿剂次
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了使用条件。国药集团已投入资金约20亿元,建设了两个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灭活疫苗最快12月底即可上市。
预计我们所属的两个研究所加起来可以达到年产能3亿剂次,正在按照有关部署要求研究扩大产能,未来扩大产能以后可能会达到年产能8~10亿剂次,8~1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8~10亿剂次就是一人接种两针的话,一年可以打4~5亿人。
新冠疫苗并不需要14亿人都接种
全世界其他所有的疫苗都是这样,不是说把全球70亿人都打一针。
就拿北京来说,到现在有的远郊区县人家没有病例,人家不见得打,所以疫苗首先打的是高风险暴露人群,它形成免疫屏障以后,这个病毒就不会再传播了。
比如说咱们接收新冠感染者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疾控的一线工作人员,他打了以后就会阻断传播链,即使有个别的传播,疫情和病毒都不可怕了,而且形成群体免疫之后,病毒就不再具有很强的传播和影响,这效果就非常好。
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
我国已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目前接种疫苗者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
目前也是紧急使用,打了数十万人次,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
我们国家的紧急使用,现在面向的人群都是高风险暴露人群,比如救治新冠感染者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比如去往疫情高风险国家的外交外派,中资企业的一带一路建设人员等等。
平行对照的数据显示:打完疫苗之后去海外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人,实现了零感染,这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相关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