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从天道到人世,从文学到哲学,都有庄子的影子。
庄子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他教育人的方式也很独特。他不喜欢枯燥的说教,而喜欢讲段子,不仅讲有关人的段子,更喜欢讲有关动物的段子。
庄子笔下的动物形形色色,精神各异,正是我们人类世界的真实写照。读懂了《庄子》中的动物世界,我们才能在繁华尘世中,看破浮云,立身中正。
今天,我们来说《庄子》中《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
有一天,庄子正在河边垂钓,楚王忽然派两位大臣来请他出山,并许诺给他高位重金。
庄子得知两人的来意后,淡淡说道:
“我听闻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有三千年,楚王用最高的规格将它珍藏在宗庙之中,可谓荣耀至极了。那么我问你们,这只龟是宁愿死去留下尸骨让人们珍藏供奉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臣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当然是活在烂泥里摇尾巴了。”
庄子这才笑了,他慢悠悠地收起鱼竿,说道:“那就请回吧,我也只想在烂泥里打滚罢了。”
在功名富贵面前,庄子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淡泊。
淡泊者,不为浮云遮望眼,但求心性简而坚。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是啊,诚如诸葛亮诫子所言,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淡泊者,不慕名,不求利,执着内心所求,看淡浮华之欲。
薛宣在《读书录》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少欲则心静 心静则事简。”
有时候,欲望真的就是羁绊你正确思考和判断的最大因素,当你无欲无求的时候,你可以以他人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事,有句古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欲止心静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清晰,就等于从当局者的角度变化到旁观者的角度。
当代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据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采访他,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无功而返。
他的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曾有一位很有身份的女士说她读了《围城》执意想见他,钱钟书幽默地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曾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钱钟书还是拒绝了。
1991年11月,钱钟书80寿诞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民间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也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是啊,过贯了淡泊的生活,无论外界繁华似锦,我自坚守淡泊的初心,象庄子那样。
乌龟,淡泊者,庄子,亦淡泊者也。
《庄子钓于濮水》原文链接: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