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龙湾·海产图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靠海吃海是沿海居民祖祖辈辈传承的生活态度。东海岛四面环海,仰仗广袤海洋的恩赐,行以海洋捕捞、围垦养殖、滩涂采海等渔业经济活动,世代繁衍生息,守护家园。

湛江民谣《四季海鲜歌》,是这样赞美家乡丰美的海产时令的:

正月虾姑二月蟹,三月咖蛪①无人买。

四月海螺五月鱿,六月生蚝瘦过头。

七月石斑八月虾,黄油重皮②肥到家。

九月泥猛与金鲳,马鲛马友成条劏。

十月黄花和石头,鲻鱼黄鱼肥流油。

冬月泥丁来过节,沙虫白鲳发请帖。

腊月骨鳝与章鱼,鱼虾蟹鲎齐拜年。

注:①咖蛪(雷州话叫:ga qio),俗名海豆芽,学名舌形贝,是世界上已发现生物中历史最长的腕足类海洋生物。②黄油重皮系雌锯缘青蟹的高级食材形态。

龙湾村地处东海岛西部,南濒雷州湾,北临通明海,南北两面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产丰盛,囊括了湛江民谣所述的各式海产品。

雷州湾

海路岭天然渔港

渔民渔获归来

浅海捕鱼的渔妇

退潮采海———电虾、挖螺

沿海养殖池塘

雷州湾海域总面积900平方公里,一般水深8-28米,最大水深约30米,海水终年温暖不冻,潮汐类型属不规则半日潮。湾内滩涂广阔,渔业资源丰富。有学者作过调查,在雷州湾发现鱼类256种,隶属18目75科188属。

龙湾村南部海岸线东起五固村,西止龙舍村,绵延7千米,岸线曲折。分布海路岭渔港、海滩湿地、木麻黄防风公益林带、红树林生态景观带、沙质细幼的自然沙滩以及沿海高位养殖池塘。温窖村、北域村共有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只52艘,从事渔业村民100余人。雷州湾海域盛产黄鳍鲷、平鲷、鲻鱼、黄鱼、金线鱼、花鲈等天然经济鱼类。所产“海路花蟹”在广州、深圳和湛江等地享有盛名,是一款质优价贵的高档海鲜。当地有采海的传统渔业习俗,趁着退潮时辰,在滩涂湿地捕捞沙虾、油鳝、沙虫、蛤蜊、蚝仔等优质天然海产品。捕捞作业使用不同工具,沙虾、油鳝用电击捕捞,沙虫用锄或锹挖掘,蛤蜊用铁耙刨,蚝仔用钉锤敲凿。每逢退潮时辰特别是“流水”时日,是采海的绝好时机。周围村民闻风而动,自发涌入海滩,一度出现千人采海的壮观场面。农历每月初一至初八和十三至十八,是雷州湾海域的“流水”时日,此时潮差大,潮水涨落迅速,滩涂滞留蛤蜊等海产品丰厚。其中,龙舍海滩长年有20余人专门采挖沙虫,日捕获量约50—100千克。海路岭以及沿海滩涂兴建的高位海水养殖池塘星罗棋布,共计300余亩,养殖对虾、东风螺、石斑鱼苗等海产品。

近海渔业捕捞的高产海产品主要包括:经济蟹类有花蟹、三眼蟹和红花蟹;对虾有斑节虾和明虾;鱼产品有黄鳍鲷、平鲷、鲻鱼、黄鱼、金线鱼、花鲈等经济鱼类。

海洋捕捞的花蟹

花蟹学名远海梭子蟹。醒目特征是雄性蟹体部位大都呈蓝绿色并布有浅蓝或白色斑驳。

花蟹

三眼蟹(三点蟹)学名红星梭子蟹。头胸甲后部有3个圆形镶白边红色斑点。

三眼蟹

红花蟹学名锈斑鲟。全身都有红褐色及暗褐色的斑纹。

红花蟹

斑节斑又称花虾,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

斑节斑

明虾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综黄色。

明虾

滩涂海产品主要出产沙虾、油鳝、沙虫、蛤蜊、蚝仔等。

沙虾俗称麻虾、沙虾、基围虾。近岸浅海栖息活动,喜栖沙泥或泥沙底质,有潜沙习性。

沙虾

油鳝又称线鳝。体型细长,一般如筷子般粗细,长度在30厘米左右,体表为黄褐色。

捕捉油鳝的渔妇

油鳝仔

沙虫学名方格星虫。生活在沿海滩涂一带沙泥底质的海域,涨潮时钻出,退潮时潜伏在沙泥洞中。

采挖沙虫的渔夫

鲜沙虫

蛤蜊,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品种。

花蛤学名菲律宾蛤仔,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得名。

花蛤

砂蛤又称蛤仔、杂色蛤。

毛蚶别称毛蛤、麻蛤,生活于浅海水深20米以内的泥砂底质中,以水深2~10米处较多;亦常分布于潮间带下区。

毛蚶

文蛤又称车螺,是埋栖型贝类,有潜沙习性。

车螺

沙白贝俗称沙白、白贝,是中国文蛤的一种。呈扁圆形,体色一般为白色,壳光亮。

沙白贝

贵妃蚌别称西施舌,贝壳略呈三角形,壳表光洁,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

贵妃蚌

青口贝别称翡翠贻贝,干制后称"淡菜"。分布在潮间带至浅海底,常附着在海边的岩礁。

青口贝

天然生蚝俗称蚝仔,学名牡蛎。蚝附石而生,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而形成礁状物。

天然生蚝

取蚝肉

通明海

雷州湾的顶部为通明海,位于东海岛西北部民安镇与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太平镇之间的海域。分布广袤的滩涂湿地,通明海浅海滩涂面积0.35万hm²(公顷),滩涂面积1.11万hm²。

英雄的龙湾人民以精卫填海的坚毅和愚公移山的壮志,在沿海岸滩围垦了大片的养殖水面,造就壮观的人工湿地。主要有“角仔”“牛路”“溪尾”“大港”“三港”“赤港Ⅰ”“北海垦”“土相海”等海水养殖区,面积共约1.7万亩,养殖对虾、青蟹、黄鳍鲷、鲻鱼等经济鱼类。外海养殖生蚝,分布范围沿小河海域,从山内村北海垦延伸到龙舍村采砂场,应用竹筏吊养技术。红树林植物群落星罗棋布,总面积约5000亩,是国家级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鸟类天堂。通明海於泥肥厚,盛产青蟹、泥丁、跳鱼、骨鳝等天然海产品,其中“民安灶蟹”的历史原产地位于山内村海域,是东海岛著名的特产。沿海潮间带长年活跃40余名妇女专门采挖泥丁,日采量约100—200千克。

红树林

广袤的滩涂湿地

养殖水面

“灶蟹”之灶,是人为预设的洞穴暗道陷阱;“灶蟹”之蟹,学名锯缘青蟹。孕期的雌蟹,体内充盈殷红色的蟹膏,又称“膏蟹”,素有“海上人参”之美誉。渔民利用它喜穴居的习性,在潮间带地段泥滩挖掘灶洞,灶口阔如拳,穴深如臂,筑“灶”引”蟹”栖,继而捕捉。

膏蟹

泥丁学名可口革囊星虫,也叫泥虫、土钉。穴居于潮间带泥滩,体柔软呈蠕虫状、长圆筒形,最大体长约15厘米。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动物洋参”及海中的“冬虫夏草”。

泥丁

吊绳养殖生蚝肥美。得益于通明海域养殖水面平缓浪小,附近无工业项目,水质优良,养殖密度低。

养殖海域

养殖生蚝

弹涂鱼俗称“泥跳”,栖息于近岸滩涂处或底质烂泥的低潮区。弹涂鱼肉质鲜美细嫩,爽滑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日本人称其为"海上人参"。

弹涂鱼

围海半天然环境养殖的经济鱼类———鲻鱼、黄鳍鲷、金鲳鱼等

甘草鱼、平鲷等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4,861评论 6 52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6,263评论 3 40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2,033评论 0 36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0,999评论 1 30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0,000评论 6 40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483评论 1 31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1,850评论 3 42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827评论 0 27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7,366评论 1 32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3 3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1,525评论 1 35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7,130评论 5 3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2,853评论 3 3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293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426评论 1 27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0,082评论 3 38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6,590评论 2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