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周六晚有人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缺点,有自己的不完美,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以说是被讨厌的“勇气”。
对于这一说法,我十分赞同。因为接受缺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的勇气。就像并不是所有像海伦凯勒一样失明又耳聋的人能够在自身有缺陷的情况下写出类似《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著作,并被海内外人民所广知。
2.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
当你遇到某些问题时,如果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有种被过去决定了命运的感觉,就会将对现状的不满意归咎于过去,沉浸在“过去论”里找原因,并不能对现状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如果你针对不满的现状而做出改变未来的打算,那么你现在的命运将有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就是所谓的“目的论”。
两者对比,还是“目的论”比较适合我们追求人生,它对于我们命运的改变也有很大的帮助。
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说:“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也就是说,之所以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并在未来为之奋斗努力,是因为我们可以有更好地选择,一相对比,我们对于现状感到了不满,现在的状况并不能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
我们应该强调当下的意义,把自我从追究过去的原因中解放出来,针对现状规划未来努力的方向,使我们能够真正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