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洗刷结束后给小宝找出了一双干净的鞋,准备将他之前穿的鞋抽时间刷一刷。
小宝过来,穿了一半,嫌鞋挤脚,完全蹬上后,感觉鞋后跟有点掉。我觉得有可能是原来的鞋与这双样式变化比较大,这双看起来更瘦小一些,突然之间脚不适应,所以建议他先穿上一天,如果还感觉不合适的话明天再换。
儿子可能就是不情愿,一直别别扭扭,我们两个一边下楼,他一边问,如果鞋带开了,该谁的事?一听这话,我很火,生气地反问他:你说该谁事?!你的鞋带开了,你觉得能该谁事?要不你今天就去问问老师,我鞋带开了,该谁事,你看看老师怎么回答你。
反省:此时没有运用觉知,因为当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气,所以并不知道要停顿,立即调用的是惯用的模式。
下楼后,我去小底屋推电动车,推出来后,看见儿子的一只鞋带已然开掉了,他站在那茫然地看着我。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他故意解开,想验证一下自己的话,鞋带开了该谁事。
我没有好气地对他说,你这是故意要验证一下自己的话?那好吧,就让你验证。你的鞋带开了就是你的事,别人谁也不能给你系。给你5分钟的时间,把鞋带系好咱就上学,系不好你就这样穿着上学,正好去问问老师该谁事。
儿子蹲下身子开始系鞋带,可是根本不会。我过去没好气地指挥他,一边觉察着自己的生气、不耐烦,同时又懊恼于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心里责怪自己:此时我在干什么?我怎么能用这样的语气和孩子说话,我还天天学习,天天看书,今天早晨刚写了那个玩游戏中哭泣的孩子不被父亲理解,压抑自己情绪的事情呢,此刻的我和那个父亲又有什么区别?!可另一方面却控制不住地继续对孩子生气地批评他、随意地打击他。
在我一声声的呵叱中,孩子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到地上,我既心疼,又懊恼,又自责,同时又感觉不解恨。
最后气不过,还是我给他系上了鞋带,为了惩罚他,我告诉他要打他屁股两下,果真打了下去。快送到幼儿园,还不解气,对他说,晚上回家不准看手机,把看手机的时间用来学系鞋带,今天必须学会系鞋带。
反省:看到孩子鞋带开掉的一瞬,涌上来的是暴怒,暴怒的背后是感觉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特别是最近孩子频繁地犟嘴,故意和你反着来,偏偏不听你的,平时已经积攒了一肚子怒火,只是没有发泄出来。孩子的这一举动不啻于导火索。
之后我一系列的举动都是在向孩子证明自己的权威不容挑衅。当觉知到自己的不恰当行为时,我没有运用5A法去好好地安抚自己的情绪,反而是继续任由它为非作歹。同时又为自己这样的行为感到羞耻,感觉自己天天学习,却没把学过的东西用起来,这一点更加深了自己的羞耻感。
不知道如何正确化解自己的怒气和羞耻,于是孩子就成了我的发泄口。
以后如何做会更好:
1.在自己做出失常举动之前深呼吸,停顿五秒钟,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用5A处理法善待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处理孩子的问题。
2.如果事先没有觉知到,而是直接处理孩子的问题了,那在处理的过程中,一旦意识到,就立刻停止自己的举动,可以先到一边冷静一下。
3.意识到后,运用正面好奇去探索孩子的心理感受,从他的感受入手,联结他内心真正的渴望。
以今早为例,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地问问他,“孩子,你为什么会问鞋带开了是谁的事呢?”根据孩子的回答,一步步地核对他的感受。
今天有什么补救措施吗?
下午接小宝回家后,认真地和孩子道个歉,诚实地告诉他,早晨没有觉察到自己的生气,用情绪处理了他的问题,还打了他两下,这样做是不对的。征求他的原谅,同时用正面好奇法探索一下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