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石海
云石寺坐落于曼谷阿育它亚路,毗邻集拉达皇宫和国家议会大厦。
因为云石就是大理石,云石寺又被称为「大理石寺」,当年修建寺庙所用的石料,均为大理石,还是特意从遥远的意大利卡拉运来。
不仅石料取自异邦,这座寺庙主殿的设计,也颇为独特,有别于寻常的泰式建筑,充满着浓厚的西方特色,最为明显的,是它的内部结构,呈现出十字走向,与西方教堂相仿。
这样的安排,是有原因的。
云石寺始建于大成王朝,后来到了19世纪,拉玛二世、拉玛五世都曾进行重修。据说,1899年,最后一次重修寺庙的时候,正值西方列强势力大举入侵中南半岛,面对咄咄逼人的「来客」,暹罗(泰国)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决策者一番思索过后,找来西方的建筑师,让他们主持寺庙的重修工作。
这样的安排让民众很意外,设计师也倍感困惑,便向慷慨的雇主一再解释,他们擅长的是教堂的建筑结构,对于东方寺庙的设计缺乏经验。
决策者坚持己见,执意让西方建筑师给自己服务。
十字架相遇金莲花,信仰的道路上各种灵感的碰撞,求同存异,最终,就诞生了一座西式结构、泰式装饰,美轮美奂的寺庙。
西方教堂,彩色玻璃窗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起到折射光线,烘托宗教气氛的作用,在云石寺,依然保留这个传统特色,不过因为宗教不同,设计师做了图案上的调整,将基督教故事换成了佛教的典故。
后来,人们才得知,决策者想用这样一座泰西风格的寺庙,来向外来者标明态度,传递一种信号——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人民淳朴良善、性情温和,他们热爱和平,希望能与远来的客人友好相处。
云石寺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运用西式元素,有容乃大,它同时还集纳了来自周边多个国家的艺术精华。
比如说,寺庙屋顶用中国琉璃瓦覆盖,主殿后面是一个大理石铺地的大庭院,三面围着挂满铃铛的回廊,里面陈列着51尊姿态各异的佛像,他们融合了中、印、日等国家佛教造型艺术风格,堪称19世纪泰国佛教的典范。
总而言之,一座建筑,被历史赋予特殊的意义,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
风过,铃铛响,恍然间,百年岁月已匆匆过。
步入大殿,席地而坐,内心一片安定,仿佛虔诚的教徒。阳光透过五彩斑斓的玻璃窗,灿烂夺目,让人置身于一个迷离的空间。大理石带来的冰凉,恰好消散去夏日的炎热,阅读一个个佛教故事,寺外游人的嘈杂声似乎也瞬间被隔离掉了。
黄袍佛国,一座寺庙,就是一部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