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执行和自律的书,深感终年一事无成的原因是因为执行力太差。
而执行力太差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即感情用事,而非依据客观事实,以原则为中心。
这礼拜,我做到了以原则为中心,尝试与自己的感情保持距离。
我成功地做到了给自己规定的事情,即执行、自律。
同时也在感慨,想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难免就要丧失掉感情,要对自己冷漠。
心里也有隐隐地担心,对自己的不近人情能保持多久?
是的,我达成了自己的规定,可是这个过程我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感觉自己分裂成两个人,一个冷酷地下达命令,一个行尸走肉地执行。
丝毫没有体会到意义和快乐。
选择以原则为中心就是选择了冷漠吗?
我今天一直在问自己。
然后一个想法击中了我。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是爱?
是本能?是直觉?是不假思索?
还是经过客观、理性、科学的分析,以孩子的最佳利益(长远利益)为出发点的爱?
毫无疑问是后者。
那么在我对孩子的原则和要求是冷漠的、不近人情的吗?
当然不是。
正是出于爱,知道如何爱才不盲目,知道如何爱才是真正为了儿童的利益,而非我个人的利益。
那么,
我为什么要把对自己的原则和要求视为不近人情?
我为什么要把执行原则视为冷漠和反人性呢?
这分明是对自己的爱惜啊!
知道做什么是对自己好,知道做什么对自己的未来真正有益。
我对自己的原则实际上是出于对自己的真爱。
尽管践行原则不是那么愉悦,损失了即时利益带来的满足。
就如,和孩子讲好的原则是出去只买一个玩具,买完后,他又缠着你再买一个,甚至躺在地上哭泣,而你选择执行原则,这对你的耐心和意志是个挑战,同时也让孩子“不快乐”。
可是,我们都清楚,即使我们再不开心,坚守原则都是为了孩子好。
让他逐渐明白:
“轻易不许诺,言出必守信”
“原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你想要的”
……
从长远来看,这才是有益于孩子的发展啊。
同样的,给自己制定原则,并严格执行原则,非但不是对自己的折磨,而是爱。
因为爱自己,支持自己,所以制定了每天学习的原则。
因为爱自己,珍惜健康,所以制定了每天控制饮食,锻炼身体的原则。
……
因为爱自己,为自己谋取长远的更好的利益,而非短暂的即时利益,所以制定一系列原则。
看上去很舒适的,不一定对自己有益。
看上去很严苛的,也许是出于深切的爱。
有了这个觉悟,践行的路会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