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好觉,智商和情商才能在线
比如大家都有备考的经历,靠前晚上熬夜点灯,但是牺牲了晚上睡觉的时间,第二天早上起来迷迷糊糊,结果昨天晚上背的都忘记了,以前会做的题目思路也变得不清晰了;比如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休息好特别容易发脾气,什么小事都容易触发自己的火气,特别容易焦头烂额,曾经看到一个极端的案例:有个美国人在睡觉的时候被舍友吵醒,大为光火,结果拿起枪,扫射一通,真是悲剧。
身边有些人很夜猫子,一两点还活跃在朋友圈,但是第二天的时候同样9、10点钟到了教室或者办公室,你发现那些人还是神采奕奕、也没有朋友圈经常拿来吓唬人的那种皮肤变得极差,该光滑细致的还是光滑细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家的睡眠质量怎么就那么好?还是人家天生就有了“不用睡”基因?
真的是想好好的睡一觉啊,然后做初生的太阳。
那么是时候提高一下睡商了!对,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睡商——在一定时间单位内恢复身
摆脱每天睡8小时的心理魔咒,制定适合自己的睡眠方案
睡眠是有周期的,记录自己的睡眠周期,制定一周的睡眠计划。很多人,包括我,守着每天要睡8小时的黄金规律,结果还是春困、夏乏、秋倦、冬眠。或者就算11:30上床,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特别羡慕那些一着枕头就能睡着的人。
也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深睡眠和浅睡眠,准确的说是“朦胧期”——似睡非睡,极易受干扰、“浅睡期”——听到声音会醒来、“深睡期”——俗话说睡得跟猪一样的时候,很难叫醒,最后是“快速眼动期”——大脑造梦时期,如果已经是第4个或第5个周期就会醒来,不然就是下一个周期循环。由这4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睡眠周期总时长是90分钟。据《睡眠革命》统计分析,一个人如果在一个星期之内拥有28~35个周期就是一个理想的睡眠质量了。每天算下来也就是4~5个睡眠周期。具体的算法是从起床时间向后推,于是如果想要在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半进入“朦胧期”便可。如果11点半还是没有睡着,那就等待下一个睡眠周期的到来,大概在凌晨1点左右。白天空闲的时间也可以见缝插针的休息。
“睡眠库”这个词可能很多人听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熬了一些晚上为什么也不见累,因为睡眠库储备充分,而还有人再忙完之后睡了好几天还是困,那是因为睡眠库已经赤字,需要更多的补充,所以总是感觉不够。
睡前准备——做好一天的结束仪式
洗个温水澡,喝一杯洋甘菊茶安神,写下今天所有已经完成的事,列出明天要干的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明天的就等到明天去担忧。很多人睡不着其实是脑子里面想的事情太多了,后悔今天没有完成的事情,担心明天要到来的事情,神经还是没有松弛下来。
虽然错过了第一个睡眠周期,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身心松弛的运动,使得下一个朦胧期更快的到来,刷手机绝对排除在外。这里可以介绍一下肌肉松弛法和呼吸助眠法,来调节身体的节律,让自己减轻焦虑,身心松弛下来,就像一只穿久了的旧毛衣一样松弛。
①肌肉松弛法。躺在床上,先紧握拳头,屈起双臂,保持数秒,感受肌肉完全收紧的感觉,然后放开,体会一下手部肌肉由紧至松的感觉;面部:眼眉向上推,用力闭眼,咬紧牙齿,保持数秒,感受肌肉完全收紧的感觉,放开,再次体会面部肌肉由紧至松的感觉;肩部:肩部向上收缩、尽量靠近耳朵,保持数秒,感受一下肌肉完全收紧的感觉,再放开,体会颈部及肩部肌肉由紧至松的感觉;腹部:吸一口气,挺胸、收紧腹部、保持数秒,放开,再次体会腹部肌肉由紧至松的感觉;最后,双腿:提起双腿伸直、将脚尖对准自己,保持数秒,感受肌肉完全收紧的感觉,放开,体会脚步肌肉由紧至松的感觉。一起做以上得5个部分,全身保持紧张,保持数秒,然后逐渐地从头部逐步放松,脸部、脖子、肩部、腹部、大腿到脚掌。
②4-7-8呼吸助眠法。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位医生推广,可在一分钟内帮助进入睡眠,而且该方法可以减轻人的焦虑,有益于心理健康。具体步骤是:1.用口“呼”的一下大呼气;2.闭嘴,用鼻子吸气,在心中数4个数(1,2,3,4);3.停止吸气,屏住呼吸,在心中数7个数(1,2,3,4,5,6,7);4.用口“呼”的一下大呼气,同时心中数数——1,2,3,4,5,6,7,8。每四次这样的“一呼一吸”为一遍,需要重复三遍。
打造“适睡”的睡眠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身体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我们的卧室。移走卧室内容易引起兴奋的事物,比如电脑、电视机,甚至是书籍,工作、学习等容易使得肾上腺激素分泌的事物都应该远离我们的物质上的睡眠环境,将卧室打造为一个极为简单的空间,一张床、枕头和避光良好的窗帘,走进这样的卧室,大脑自觉的意识到,我来这儿就是睡觉的,别无他物。
身体环境,则是除了做好睡前放松之外,睡前应该远离咖啡因,下午的时候就应该少碰,因为咖啡因的半衰期是6个小时。向我本人这种咖啡因代谢能力很差的人,绝对只能在上午喝咖啡,曾经有一次下午喝了摩卡,第二天5点才睡着。
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睡觉质量,而不是认命于自己没有睡基因,真是一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
参考《睡眠革命》尼克 利特尔黑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