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已染红的乡下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1936年的一篇文章《写于深夜里》,是有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字的:“在中国的指甲还未染红的乡下。”

而今的2019年,还有“指甲未染红的乡下”吗?恐怕多是指甲已染红的乡下了。——工业化的发展,已经根本改变了至少是我常常回念且眷恋的少年时的故乡的几多村落。

少年时,故乡的几多村落间,往往是溪流、柳绿、池塘、荷叶荷花香的美丽相隔望,农家院里有鸡鸣的清晨饮烟,村村遥望时,是纯任自然的一派景象。

而今时刻,村与村的界限被各种工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工厂及相应店铺、商家模糊了,原来的乡间小道亦被交错的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等柏油路消解了。——父辈惊讶惊叹于巨大的乡村生活变迁,我辈倒是在回故乡时多有“迷路”的现实性。

更具现实性的则是,少年时如梦般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已为人手一部的手机互联网所真切地取代了,“梦话”已不讲了,人们讲的都是现实的富裕样态——谁家又新购了一台骄车,谁家在城里买了一套楼宇新宅,谁家又开了一间新厂房,或是新商铺,如是等等。

鲁迅先生讲“指甲还未染红的乡下”时,我想,他老人家一定是预想到了“指甲定会染红乡下的”,因为他讲过一句硬话:“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指甲染红了”,不是标志“温饱”了?不更是标志“发展”了?

辫子,是鲁迅先生多篇小说与文章中的“意象”剪辫子,是为鲁迅先生文章与小说中的“革命”标识的。而今,我借此想到并看到,自己少年时笃定地确认的,梳着两条长辫子的故乡的农村美少女,已然不再有了!那美丽自然的梳着长辫子的故乡美少女,只能是自己心中的记忆存在了!

乡下的指甲染红了,喜欢也不喜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人意吧!

乡下美丽的长辫子少见了,实在是让人不忍心!在我,则是常常于静夜中倾心思念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感恩今天老妈生日,儿子都给力起的早,额都没睡醒他就醒了,呜呜呜,他醒我就睡不了懒觉啦,好吧,这个小坏蛋 2.感...
    無極41531阅读 263评论 0 1
  • 药石前念诵
    宫琳琳阅读 2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