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和“差的”记忆涉及记忆程序的运行效率问题,我们认真地学习并很好地储存所学的信息,是否就能够很容易地回想起来?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不同的描述,并且每个人对记忆的抱怨也不相同。
另一方面,一些事物有助于发展某些人的记忆力,对另一些人则不然。所以,我们不能真正地比较“好的”或者“差的”记忆。因为,对记忆效率的感觉是非常主观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不同,一个领域与另一个领域不同,一个年龄段也不同于另一个年龄段。另外,在医学上,虽然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记忆的障碍,但是,对他们来说衡量和断定一个人记忆力的真实情况是极为困难的。
好的记忆是年龄的问题吗
应该以另一种方式来提出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学习效果最佳的年龄段?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在大约30岁之前,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记忆能力,较容易集中精神,并且学习速度较快。在这之后,人们学习变得有些困难。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不过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人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在15岁时我们只需要学习3次就能记住一首诗,而50岁时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而且我们对干扰和噪音更敏感,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尝试来记住同一首诗。一个中学生可以边听音乐边复习功课,而一个40岁的人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保持精神集中。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会发生一些变化,众莱思星宇老师在这里提供了一些解决办法。
然而,当涉及到重新提取信息时,年龄大则构成一个优势,因为一个人的年龄越大,所储存的信息相对就越多。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位年轻记者,正在跟进一个选题,关于这项任务你一定比你的主编知道得更多。但是他可能会告诉你,关于类似的内容,在60年前的某份报纸上曾发表过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这是记忆中经验的参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积累的知识的反映。如果你让我学习一篇医学文章,我将比较容易记住,因为我已经拥有了这个领域的很多知识,这将帮助我记住新的知识。相反,如果是一篇法律文章,我就只能死记硬背,而这对我来说比较困难。
最好在年轻时学习一门外语吗
最好早点开始学习外语,因为它涉及精确的知识,而通常一种语言词汇的构筑、语调的学习都是在幼年自觉发生的。5岁之前,一个孩子能够自觉学习不同语言的全部语音;而年龄稍大一些,则会选择那些自己常听到的词汇进行学习。因此,一个年纪非常小的孩子可以借助一些短小的歌曲来掌握不同的外语语调。
对成人来说,这项任务更多地要求“用心”强记,因此将更难以实现。但是不要忘记,总是存在个体的例外。一家公司的老总在退休后学习了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并且达到了相当优秀的水平。而这对其他人来说,则被证明是比较困难的。
记忆力的好坏是基因决定的吗
即使教育可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还是发现,一些人虽然没有在著名的院校进行过长时间的学习,却有着非常出色的记忆力;相反,有一些人虽然经常出入重点院校,却并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因此,学习能力的不同,不仅仅归因于教育的影响。
然而,还没有任何一个研究人员发现超常记忆的主控基因!虽然在某些动物身上发现遗忘基因和记忆基因,但是直到现在,这些通常是从一些非常特殊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假设,很难用以推断人类记忆的自然功能。总之,记忆肯定表现为天生所有和后天获得、基因和教育的混合物。
男性和女性以相同的方式记忆吗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虽然绝大部分的性别特征与教育有关,然而通过采用激素分泌的间接方法却证明,基因也是一个需要被考虑的因素。某些激素分泌的多少是性别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并且对许多智力功能,特别是记忆的运作具有影响。这种干预如果出现在儿童发育期间,将决定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能力;如果出现在成人期间,将导致不同的行为效率,例如女性月经期间行为效率多少会有所下降。
通常女性在应用语言的活动中更有成就,而男性在需要求助于视觉-空间记忆时则表现得更有效率。例如,为了记住一条路线,女性趋向于记忆口语标志——“到了药店,向右拐”,而男性更注意空间方位的变化。
个人文化扮演着什么角色
基本上是记忆构筑了我们的个人文化,因为文化是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它既包括亨利四世于1610年5月14日在巴黎被杀,都柏林是爱尔兰的首都等这样的常识,也包括你小学四年级历史老师的姓名,或者你最喜爱的电影导演的名字。的确,新信息越是能和先前的知识建立联系,就越容易被掌握。记忆帮助我们构建了知识储存库,使我们更容易记住在同一领域里的新信息。
因此,一个律师或一个演员通常要比一个花匠更“擅长”学习一篇文章。律师将立即发现一篇文章分成4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使他想起以前在别处读到过的论点。相比之下,一个花匠或一个猎人可能更容易记住一条路线。简而言之,越是从事一项专门的、职业的活动,就越能开发在这一领域的记忆能力。
良好的记忆是智力使然吗
记忆当然与智力有关。同样不可否定的是,它参与智力的运行功能。但是从柯萨科夫综合征患者身上发现,他们虽然遗忘了许多东西,智力却保存完好。1888年俄罗斯医生柯萨科夫曾经记录,他的一个遗忘症患者在赢得一盘象棋两分钟后,就忘记了自己获胜的事实。
心理学家用“认知”或者“认知过程”代替“智力”这个术语。如果把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或者适应新情况的能力,那么在缺乏记忆参与的情况下,它将是极为残缺的。事实上,智力因生活经验丰富而逐渐提升,而经验就是记忆。
我们的大脑是否在不断地记忆
只要我们不睡觉,大脑就会感知信息,我们就可以或多或少地去记住某些信息。当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一篇文章时,有人在隔壁房间听收音机,起初我们可能没注意或者听不见……直到某个时刻阅读无法再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于是我们的精神由于音乐的干扰而开始漫游。幸运的是,意图、动机、意识(我想学习)能够过滤这种对干扰的感知,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
但是,我们是否能记住所感知到的一切?所有的都被储存起来了吗?我们都能够回忆起来吗?一切感知都在我们的大脑里刻印下痕迹,但其中一些被删除了,另一些改变了:不太重要和未被利用的信息将趋于消失,或隐藏在某种存在之中。总之,很可能我们记住了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多的信息,但也应该考虑一下所有信息是否都真的有用。
我们冒着记忆“饱和”的危险吗
我们的记忆存储似乎从来都不能达到饱和,并且我们总是能够学习更多的东西。除非在生病的情况下,一个80岁或90岁的人完全有能力学习新知识。
然而,学习机制则不同。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平均在45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记忆即达到饱和。但如果我们隔一段时间更换一个科目,就能够连续6个小时不断地学习。例如,在学医的时候,先学习1小时的肺病学,然后再学1小时的神经学,以及1小时的血液学,而不是3小时都在学习神经学。事实上,最好将知识分成小块来学习,以避免极为相近的知识之间互相干扰。虽然每门学科都没有全部学完,但是我们却能够很好地掌握已经学过的部分。当然,一段时间之后,应该休息或者更换学习内容。更换科目能重新刺激学习机制,不要忽视新事物的激励作用。
好了,这次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在为记忆力差而担忧,还在为记忆知识太慢而烦恼,我很乐意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你提升记忆力,你可以私信我众莱思星宇老师老师会送一套我录制的精品课程以及训练软件给你,帮助你更好的提升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