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樊登老师在讲这本书时说了他与孩子之间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的情感引导。
孩子两岁晚上睡前要喝牛奶,性子很急,牛奶没到他就哇哇大哭,樊登老师走过去告诉孩子想喝牛奶需要:耐性。第二晚上依旧如此,孩子睡前因要喝牛奶又大哭起来,樊登老师走过去问孩子昨天爸爸告诉你想喝牛奶时需要什么,孩子哭声小了些同时说道需要:耐性,这时孩子妈妈冲好牛奶过来,樊登老师告诉孩子妈妈说咱们的孩子已学会耐性,他俩对孩子进行表扬。
有天樊登老师接孩子幼儿园回家,孩子同学小区邻居家的一位女孩子想上他家与他儿子一起玩,樊登老师问小女孩,如果她妈妈不同意她上他家玩,她会怎么办,小女孩说会求求妈妈,这时他儿子在一旁小声说:求,不是办法,哭闹更不是办法。樊登老师问他儿子有什么办法,儿子说需要:沟通。
孩子学习跆拳道,有次考级,要踢断木板,孩子踢了三次都没有踢断,没有通过,教练组织完考试,公布成绩时,他儿子在队伍中举起了手,说希望教练还给他一次机会,仅此一次,再坐的家长都支持教练还给这位孩子一次机会,于是这次孩子一脚将木板踢断,成功过级。
事后樊登老师表扬孩子同时问及孩子当时的情绪,孩子说他当时急得都要哭了。樊登老师又问孩子如果当时教练没有给于他机会,他会怎么办,孩子说他后面会好好练习,争取下次通过。樊登老师就着这件事告诉孩子这是:坚持,同时告诉孩子坚持的力量。
几则小故事感受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先给孩子播下耐性的种子,孩子养成耐性习惯后,学会了沟通,慢慢的又学会坚持。
反观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耐性,有时多问了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她不耐烦,自己则更不耐烦,有时直接对孩子说:随你吧!
当下疫情,孩子整天抱着手机上视频课,做作业,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和手机在一起,有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间过得很快,这几天总是会想如何才能给孩子高质量陪伴,想来还是多聆听她的心声,直接告诉她自己非常非常爱她,想知道她近来学习是否很累,是否有啥需要妈妈帮助的地方,多听听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