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多,突然就醒了。这个点钟并不适合清醒着,于是心里不断默数着蹦跳的羔羊,希望能无聊地睡着。一只、两只、三只……可总是睡不着。
既然睡不着,就索性起床吧。
为了不打搅妻子的清梦,蹑手蹑脚地走出了卧室,走进了书房。开始琢磨,是该继续寻找困意,还是该做些其他的事情。
这其实不是个问题。
在这个时间,自然应该继续寻找困意,这是上帝的设计,他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就已经设定了人类是一个昼行夜伏的动物。
可寻找困意对我来说却是个技术活。因为自打出娘胎开始,我就以折磨人著称于世,半睁眼的睡觉姿势,“眯楞觉”的睡觉习惯,片刻的睡眠之后就得找人玩儿,这让我身边的人苦不堪言,以至于被贴上了“缠死鬼”的标签。
没办法,可能是在创造的时候上帝失手了吧,自然规律在我身上有点失灵,精力实在是过剩。
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是七天时间连续玩六个通宵,却丝毫不耽误白天上课,每天中午只消睡上个把小时电就充满了。以至于玩伴儿换了一拨一拨又一拨。
现在年纪大了些,精力真的下降了许多,每天需要睡上五个小时,才足够我折腾一整天。
可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总共才睡了两个多小时,这不够我白天的消耗,所以必须得想办法解决立马回笼睡觉的问题。
常言道,有困难找警察,想睡觉找书本。好吧,后半句是我自己加的。
书本可是一个催人入睡的好东西,而且越无聊越有效。我不应该实话实说。
桌面上的书有那么几本,可懒得去挑选,随手捡起了《老舍经典散文全集》读了下去。
老舍先生的文学修为语言功力,那不是一个可以用造诣颇深来表达的水平,先生的遣词用句也是极为精妙,往往是平静之下斗转星移。
阅读先生的文章,也是需要水平的,水平高的尽可体会文字之妙,水平如我的,可就很难掌握先生的文章精神了,再加上与先生生活年代的相隔甚远,就更难读懂先生文章的深意了。
自然先生的书在我这里也属于无聊范畴之内的东西了。
于是,读下去吧。
别人怎样我不知道,单就我来说,读东西的时候,脑子也会转一下。转一下就会有转一下的想法,转一下就会有转一下的心得,有了想法心得也就总想着把它们记下来。
至于记下之后将来会不会看,有没有什么用处,总不是很需要在意的事情。反正就是要记下来。
那么今天读了什么又有何感想呢?
《习惯》是我刚刚读的一篇。核心就是老舍先生对自己习惯的一种审视和思考。
读完之后,甚是觉得自己从来没对习惯进行过认真的检查,在混混沌沌的习惯中活到了这个年纪,于是就有了反思习惯的想法,可这个时候却有些困了,很难对自己的习惯做出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了。
也真的怕在朦胧中的反思会降低自我评价,使那颗“脆弱”的心受委屈。所以还是暂时作罢吧。
但我终究是要反思的,也要写出一些文字留作纪念。
说好要早点睡的,结果读了几篇文章,写下这千把字,就快到五点了。
看来,今天真的不能再写反思了,等到不久的将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