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年龄:4
孩子性别:男
【一、孩子基本情况】
孩子认知情况:明显落后同龄正常发育儿童
孩子沟通能力:具有简单的沟通技能
孩子上学情况:特殊学校/幼儿园
孩子口语表达时句子长度:2-4个字
执行生活指令能力:能够执行近距离生活指令
问题
每天放学后见到我,如果我和老师沟通问题,他就不耐烦,吵着回家。情绪崩溃,拼命拉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给安抚,注意力,提前告知妈妈和老师说话也不行。等待能力极弱。就是这样子的等待能力不知道该如何更好的训练。有东西吃着就可以等,要不就拼命拉我走,会哭的崩溃,他觉得我上完课,就必须离开了。
@翔妈 想问一下,你的孩子是只在这一件事上不能等,还是在其它事情上也不能等?
@小忘 您好,才看到您的信息。如果类似像等吃的东西,排队买东西这一类可以。就是特别不愿意等,例如我在路上碰到熟人打招呼聊二句的时候,他就会拼命拉我走,会闹。还有课后和老师沟通问题之类,他就觉得我上完课就要走了。如果我没在,课后又可以和老师一起等我接他的。我知道问题在我身上,但我想不出问题根本。
答疑:
@翔妈 l从你描述的来看,孩子应该比较聪明。可以等吃的,可以等妈妈,但妈妈聊天不能等,闹。
所以他能分辨出什么事情闹了要坏事,比如等吃的,他一闹你可能就不买了。什么事闹了没用,跟老师等妈妈,他再怎么闹,妈妈也来不了。什么事闹了有用,而且是闹得越凶收效越大。你跟熟人和老师说话,如果他闹得直接把头磕地上,估计马上就能走了。所以一直以来他这个行为都被强化了,而且屡试不爽。但你没办法忽略他,因为他一闹,别人会赶快跑掉。这就强化了他。
所以,你得把他等待这件事变成一件可以奖励的事情。建议你学习使用代币,可以事先说好,在任何情况下,等妈妈说话,不闹,可以奖代币。如果不用代币,可以跟他商量好,耐心等待妈妈回家奖励好吃的/好玩的,等的时间越长奖励越多。但从目前孩子的能力上看,这样直接在外面的环境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
所以建议先在家和家人配合练习,比如,周末说好要出门,准备好了正要走,你找个东西啊,和爸爸说点“要紧事”啊,让他有机会在可控的环境下多多练习等待。然后奖励他,让他熟悉并认可等待有奖励这样一个过程。然后把你跟熟人和老师说话的等待,这样一个不可控的环境,当成最后的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