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读书,要浅
读书,开始是有所选择。后来,是开卷有益。生活中有了读书这件事,会变得好玩,但读书本身并不总是一件容易和好玩的事情。
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我犯过错,吃过亏,慢慢的才学会怎么选书,拿到书从哪里看。
读书就像锻炼,需要量力而行。开始读书,要慢慢来,就像爱一个人。书读得太快,会错过作者心血凝结想说给读者的话。
书读少了,思想很难漂亮。杨绛先生说年轻人: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想得太多。书读的好,人更加豁达,至少在捧起书的一刻,人可以不去顾念此时此地的烦扰。大好时光里头,书慢慢教会人怎么度日,怎么聊天。
有选择的阅读
打个比方,我们吃进什么食物,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We are what we eat. 既然如此,难道我们敢让随随便便的文字冲进我们的大脑,豁坏我们的思想吗?
知识本身已经泛滥,必须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读到正确的读物。
正确指的是权威渠道、最近更新的观点、与我关注的问题相关。与之相反,不正确的读物就是那些渠道不明、过时、有明显偏见、或跟兴趣无关的东西。建议大家转发微信前先用这个标准自己判断一下,朋友圈里的文字垃圾无形中在消耗我们的精力。
有选择的阅读还意味着根据阅读的目的选择适合的平台。
阅读的媒介和形式很广,我个人不认为哪一种形式比其他形式具有绝对优势,获取知识的途径本来就应该凭借个人偏好,关键是目的和手段一致。举个例子,最近我每天会在上班路上听喜马拉雅应用里的节目,罗辑思维、文茜大姐大、吴晓波频道,都是我喜欢的节目。每天睡前是我刷iDaily+豆瓣阅读/多看阅读 + 知乎日报 + 蝉游记的好时光。但是我知道,如果想要写正规发表的论文,这些都不是权威渠道。论述和印证学术观点必须参考权威的专业收录文献。
我有一个建议,选择的阅读范围要能够超越职业身份对你的要求。
别把读书局限在某一两个学科内,因为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超越我们的社会身份的。知识的构成和学科设置的区别在于:学科设置的划分类似服务机构,把知识分成各个专业是出于智育或交流的便利,然而真正的知识构成有点类似拼图,每一块拼图本身都含有丰富的色彩信息,在你熟悉的那个小格块知识周边还会有跟它相关的好几个板块,稍远一些还有更多板块。一个人想活出一点趣味和姿态的话,肯定不能仅仅把目光盯在标记你大学所学专业的那个小格块上面。
我的悦读工具箱
我不是个硬件控,但是我认为多屏阅读可以帮助我延伸学习,基本配置还是必须的。
* MacBook,主要用于工作;
* iPhoneSE,是我获取信息的关键终端,每天我会用碎片时间用它来整理笔记,待办事件提示,还用它来查看公众号和博客的访问情况;
* iPad,主要被用来消费视频娱乐内容;
软件我会用:
* Mendeley,推荐给研究者整理文献用;
* Omnigraffle,Page,亦是我的最爱,尤其是它优秀的文档输出能力;
* Evernote,是我工作的小助手,idea 积累、项目总结、用户访谈等都被我汇总到我的 Evernote 中。
学习,从有选择的阅读开始
我认为读书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1. 选书:能够利用书中的内容回答自己看书之前给自己提出的某个问题。想要看书有效率,学会带着问题看书。
2. 回顾:合上书,能够用简洁的几句话说明作者的观点,并能就是否支持此观点作出点评。
3. 沉淀:要读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读到了呢?有人说,教育就是把具体教的内容都忘记之后剩下的东西。
总结下观点:
* 慎重的选择阅读的渠道,尽量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 有意识的过滤掉垃圾文字,让学习更有效率。
* 沿着问题扩展阅读范围,而不仅仅是在行业知识以内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