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领导者的错误认知
我是狮子座,曾被很多喜欢研究星座的朋友说,我有王者风范,具备领导潜力。说实话,我每次听完都只是笑笑,从来不觉得领导跟我有什么关系,也不认为自己会成为领导者。
对我来说,领导者都要受过良好的教育,似乎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具有三头六臂,能够呼风唤雨,世事练达。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学历,背景,经验,见识,没有一样拿得出手,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谢天谢地了,乖乖被人领导,听领导的话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我的同事,比我早几个月进入公司,基础比我好很多,能说会道,机智灵活,业务能力也超强,很快成为部门小组长,很受领导器重。但她经常跟我说,她更擅长具体做事,做业务她没问题,管理能力一般。
尽管如此,后来她还是被我们以前的部门经理挖到他的公司,去做管理,领导一个小团队,而且做得很出色。
每过多久就又被另一个同事怂恿一起开了个小公司,当上了老板,我们后来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她在私底下总跟我说,自己不适合当老板,感觉自己能力有限,当老板总是觉得力不从心。
后来因为经济纠纷,她跟合伙人闹僵,只好单独成立办公室,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到如今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已经从当时只有几个人的办公室扩展到整层写字楼,年营业额上千万,领导团队成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明星企业。
有了如此亮眼的成绩单,她依然不认为自己是个好的领导者,还有很多可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
从她的身上我很清楚地看到,没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领导力是一步一步锻炼出来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慢慢挖掘自身潜力,让能力趋于完善,但永远没有终点的过程。
在《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这本书中,再次验证了一个人的领导力修炼全过程。作者罗伯特·史蒂夫·卡普兰现为哈佛商学院管理实务课的教授,曾经担任高盛集团副总裁;现为慈善创投公司副董事长,Google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委员会主委。
卡普兰于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实务课程期间,教授许多门领导力课程,并于哈佛商学院主管教育课程中教导过为数甚多的资深领导人。他还是数项哈佛商学院受托案件的作者,也于《哈佛商业评论》中写过多篇深受好评文章。
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为领导者们提供一个领导力的框架,循序渐进地帮助管理者改进领导效果。
这个框架由一系列关键问题组成,包含从起步到实施,跟进,改善的七个方面。从管理菜鸟一路升级,打怪,成为高级管理者和领导者,全面提升领导能力,开启领导生涯。为了便于掌握,我将这七个方面整合为四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关键问题:绘制愿景图 设立主要任务
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愿景就是为大家指明方向的指南针,因此一个清晰的愿景,是决定个人,公司成败的关键动力因素。
确立了方向只是最基础的一步,接下来就要针对这个愿景,列出必须完成的几项主要任务,在团队或公司内达成共识,就能做好关键取舍,上下齐心,朝着共同的目标集中精力,全力确保主要任务的达成。
在这一关键问题上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愿景一定要简洁明了,清晰明确,3-4句话就能说清楚;
其次,列出实现愿景必须完成的3-5项任务;
最后,确保每一个参与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复述,或者用自己的话清晰表达愿景和当下的任务,实时跟进,根据反馈和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上下保持看法的一致性。
第二个关键问题: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作为公司管理人员,你的时间管理一定要与公司的愿景和主要任务的推进相匹配,否则就会出现时间散乱,终日忙忙碌碌,但看不到任何成果的低效工作模式。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时间管理流程:计划,追踪并评估时间。
首先,记录时间。
用10天的时间,记下工作时间每个小时的工作内容,然后将同类工作合并,进行时间分类,10天后将同类时间相加,简化成一张百分比图表,通常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就是你所花费的大量时间都与公司的愿景和主要任务相去甚远。
其次,重新分配、规划时间。
通过准确记录时间,看到时间的分布,就能根据所做事情的性质进行规划,可以按照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四个时间管理的象限来划分,集中精力处理当下该做的事情。
同时还要学会拒绝与自己业务无关的额外人情类事件对时间的消耗,将一些不需要自己亲自处理的事情授权合适的人来做,让自己的时间更有成效。
最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如果你想让下属或其他人配合你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共同的任务,就需要将你的时间与他人高度匹配,这个时候,不需要让他人完全服从你的安排,而是作为管理者,自己要以身作则,而不是颐气指使地要求他人听话照做。
当领导者能够亲力亲为,与下属一起完成目标时,会激励他人共同参与的热情,从而调动整体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三个方面 建立双向反馈机制,挖掘双方的潜力
有效反馈与人才评估,是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做的功课,既要对下属的成绩保持关注,进行指导,又要分阶段进行评估,让下属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进步的空间。
同时还要征集大家对自己管理能力的意见反馈,以便进行更好地提升与改善。
管理者亲自培训,指导直属下属的工作,有利于培养、挑选自己的接班人,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存在感,提高主人翁意识,激发潜力,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更积极、主动,将个人潜力发挥到极致,更加契合公司的发展愿景,便于人才的挖掘和留存。
通过与员工的频繁互动,也能促进和鼓励下属主动反馈领导者存在的管理问题与制度缺陷,管理者也要有一定的胸怀,能够积极听取他人的反馈,大方接受大家的监督和批评,有利于形成开放,公平、放松的工作环境。
也有利于打破领导者的思维局限,促进自身潜力的开发和发挥。
第四个关键问题 培养大局观和前瞻性视野。
书中提到作为高效管理者应该扮演两种最主要的角色:建筑师和变革家
建筑师通过关键问题的构建,确保公司愿景与主要任务这个根本地基不偏离,不动摇。做好内部整体格局的统筹与计划。
而作为变革家,要时时洞察市场局势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对公司或部门内的宏观政策和发展动态了如指掌,能够站在更高的视野俯瞰全局,有勇气也有智谋推进一些必要的变革,使公司发展与外部形势完美匹配,跟上社会的步伐,使公司在市场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这才是一个领导者的终极发展目标,也是成为优秀领导者所要具备的能力。
总结:
领导力的培养与个人成长一样,没有终点,始终是在攀登一个又一个的山峰,正如我的好朋友,虽然看起来已经很成功了,但如果她停止成长,不再注重领导力的学习和培养,公司的发展也将很快停滞不前。
个人的财富得失对她来说已无关紧要,但公司员工和客户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对公司负责,对员工、对客户负责,作为领导者,她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出能够自动运转的管理体系,授权给更有潜力的领导者,把自己解放出来,有时间进行反思,后退,发现新的问题,带领公司走向更有前景和活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