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人生就像跷跷板,一头是‘克己’,一头是‘放肆’。”
套在我这个中年职场妇女身上,就是:人生就像跷跷板,一头是生活一头是工作。
放假前夕,把几个要提升技能的课程复习放在了假期计划中,可假期中除了不得不做的每日业绩跟踪和通报,就没再打开过电脑。想到节后的繁重的工作任务,假期里只想好好的放松,像是鸵鸟般暂时把脑袋埋到假日的土壤里,得过且过……
据以往的经历,如果假日把自己搞的很累--比如全部安排满行程的旅行;或者把自己搞的很颓--比如无日无夜的追剧;或者把自己搞的很废--吃一堆无营养不健康的垃圾食品。这些于人生这个跷跷板的两端都无益处。
工作学习没进行,宅肥宅肥的也不可取。我给自己随心随意的度的中秋4天假期(为什么是4天呢,哈哈)打分90分,不能满分,怕太骄傲咯。接写来就记录假期的生活吧。
1、家庭篇
中秋佳节合家欢,第一件要事就是要回娘家看爸妈。老公提前准备了礼品,十五当天一大早出发,2个小时的车程,于早上8点不到的样子就到了。
全家人聚在一起,爸妈照例忙碌着给我们做好吃的,5个孩子嬉闹着,我们兄弟姐妹们聊着天,分享着工作中生活中以及育儿的心得经验。
姐弟三人中,就我在另外的城市,从13岁起住校开始,在家里的日子就少了。现在每次回家,都会感受到浓浓的亲情,都会收获特别多的能量,让我有勇气在异乡的城市里打拼,家永远是我力量的源泉。
2、娱乐篇
弹琴:受了外甥女练钢琴的影响,回到我们的小家后,我把搁置了一年多的电子琴启用了,认真擦拭了灰尘,复习了上学时学过的曲子,刚开始手生,觉得十根手指头都不是自己的了,练习几遍后慢慢熟悉,又找来了最喜欢的两首歌的简谱,练习。。。喜欢的音乐从自己手里流淌出来,很开心,很满足。
广场舞:有两个晚上去广场跳舞,哎~他们跳的那个鬼步舞简直了,,学不会啊学不会 太挫败了,而且 而且跟下来后 ,手环显示心率到了极限,,,长久的伏案工作已经把身体掏空~~ 工作说我不背这个锅。还是要自己多锻炼啊锻炼。
看书:之所以写到娱乐篇,是因为这本书不是工作上用的,萧秋水教主的《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关注教主很久,最近加入了她的饭团,同时她也是10月要参加的写作课的老师之一,时长看她的文字,很羡慕她的状态,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最终将孤独终老--并不是忧伤的感受,而是有些期待的,我想就是受了她的影响吧,一个人把生活、工作、人际、学习安排的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我想我得有能力把现在的生活工作过的好才行呢。这本书买了好久好久了,一直没翻开,趁着假期,陪儿子写作业的时候,他写他的作业我看我的书,很惬意,她的文字是让我看到后有想读出声儿的冲动。于是有个想法,好像在某个平台上朗读她的书,要先得到她授权吧?想想最近的工作和学习安排,把这个想法列到梦想清单里。
追剧:断断续续的看了几集《遇到幸福》,也没有追着想一直看下去的冲动,就是调节放松时看看,也是相当惬意的。
3、亲子篇
陪儿子写作业、聊天、动手给他做好吃的,以及陪他玩手游。每次和儿子一起做的项目,动手参与的就多了起来。越来越大了,有好多有意思的想法。
比如说到我在努力赚钱攒钱将来给他娶媳妇儿用,他说不能用钱娶媳妇儿,应该用花娶媳妇儿,女生都喜欢花~~~~ 又说:还是用钱娶吧,因为把钱给她,还是咱一家人的钱,那买花儿的话,钱就给了卖花的人了~~~~。。。。。脑袋转的挺快,这是不是财商的表现?
比如我说如果有成年人请你帮忙,你一定要警惕,因为大人能力比小孩子强,大人真需要帮忙的时候应该找大人,而不是小孩子,这里就会有陷阱,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快速跑开。他说:那老师还经常让我们学生帮忙说答案,你还经常让我帮忙拿东西呢。。。我。。。我说:陌生成年人、陌生大人。他说:哦,那你刚才没说是陌生人,这些我就明白了。
比如他说养个孩子可真不容易啊。我问怎么不容易了。他说:得接送孩子上下学、陪孩子写作业,给孩子做饭、还得保护孩子的安全。我说:爸爸妈妈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很开心啊,孩子给爸爸妈妈带来了更多是开心、满足、幸福的感受,这是爱,爱是接受对方的付出,也为对方付出才是完整的,有爱是幸福的一家。他说:妈妈我爱你,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4、悦己篇:
在假期的最后一个下午,去做了个头发,染了个颜色,据理发师说最近一年流行抹茶色、蜜茶色、黑茶色等,听上去都是很好吃的样子。在理发师的建议下,选了个抹茶色。
整个假期过完了,很舒服很惬意的假期,开始期待国庆假期的到来,前提是要好好工作了先~~
开心工作 快乐生活--把假期过的惬意也是一项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