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过年这些天,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读太多书,但是心里也没觉得对读电子书有多高的兴致。回老家之前,我只带了两本书,因为考虑自己时间紧张,带太多书也读不完,而且读书并不是一次读越多就收获越多的,它是要考虑每个人的认知背景的。
翻阅了一下2024年的某信读书记录和番茄小说阅读记录,发现自己在2024年共读过一百本书,可读完只有40本书,其他的都只是浏览一下,并没有仔细读完,在读过的书中,划线不少,但真正记住的、写读书笔记的寥寥无几,到现在回想起来,我竟然找不出一本让自己切实获益的书,原来自己读书仅仅是浅尝辄止,不去实践,停留在字面浏览上,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只过过眼瘾,留恋在浅层知识,仅知道知识而已,这样的读书有什么意义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昨天我重温《认知觉醒》,“深度沉浸、拉伸区练习、极度专注、知识缝结、刻意练习”这些关键词深入我心,我忽然明白,想要把一本书读明白,读的有意义,除了理解表层意思,还要找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的部分,去加以实践,不断充实自己,另外读书时候要全力以赴,将身心融入其中,同书中高人产生心灵对话,深入挖掘书中智慧,少即是多,可以一次只读一本,利用“熔断读书法”去读,写读书笔记之外,列出行动指南,切实指导自己从内心开始改变,不再焦虑,不断向内求索。如此,便会发现进步飞快,读书时候盯住内在的改变,哪怕是一个点,也是有意义的,不要太在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