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来临,老妈在家里开始了频繁的大扫除,收拾整理孩子的玩具,成了她最头疼的事儿,东西多,零散杂乱,到处都是两个小家伙的玩具。
每每在这个时候,我总是免不了她的一顿唠叨,“没见过给孩子买那么多玩具的,这些玩具又不能当饭吃,图新鲜买回来玩了两天就丢在一边,浪费钱……”等等,然后又是一副苦口婆心跟我说,以后不要再老给他们买玩具了,已经这么大的孩子了,不能他们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作为父母,我们确实恨不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甚至超出范围之外,也要给与他们最好的,玩具而已,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因此母亲唠叨的时候,我也就习以为常,听听就罢了。真正遇到了喜欢的,也还是照买不误。
孩子的到来,丰富了我们生命,给我们以无限美好和感动,更丰富了我们育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许有鸡飞狗跳,也许有河东狮吼,也许有哭泣和吵闹……但那些都不会影响和削弱我们对孩子深沉的爱,孩子给我们带来的那种欣喜、满足的情感体验,也更值得我们心怀感激。
作为给孩子的回报,我们可以做很多,不仅仅是优越的物质条件,还更应该是精神层面的营养输送。
我们的初心,都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因此,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诚如我妈说的,不必要买最多的玩具,更不必要追最贵的名牌,而是要用心:
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这种双向的情感传递,能够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的融洽甜蜜。曾经有一段时间,西姑娘变得很敏感,有时候调皮被我批评了之后,她总会哭着说“妈妈不爱我了,我很难受!”我们对孩子的爱,不能就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行为表现去衡量,或者将不爱作为某一种行为的惩罚。所以两小只做了什么调皮的事儿,我会习惯性第一时间告诉他们“无论你表现好或是不好,妈妈对你们的爱都不会改变,妈妈都会无条件爱你们,但是做了坏事,妈妈会伤心,会不开心,但也还是爱你们。”由于孩子的某些行为,我们父母肯定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情绪,比如生气等等,我们可以把这种情绪直接告诉孩子,并且帮助他们把爱与情绪区分开来,并且爱要尽快超越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
自尊心。建立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个简单而且快速的过程,尤其是孩子还处于幼儿阶段的时候,常常会被父母所忽略。自我尊重、相信自己是自尊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我们给予鼓励、支持、相信,还有最重要的陪伴,采用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方式而非简单粗暴的惩罚帮助孩子改正一些错误的行为。
价值观和传统。出生的婴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则是手握画笔的“画家”,这张白纸最终成为一张名画还是一张废纸,都取决于父母的培养。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这都给我们传达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一个在三观正确、积极向上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其成长过程中一定是健康快乐的。
快乐。对于孩子的成长,我希望我得两只是快乐的,而不一定是优秀的。孩子不需要我们告诉他如何感受到快乐,但是他们的快乐源自于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信任和包容。虽然他们各有各的秉性,也许爱吵爱闹的孩子并没有那么惹人喜爱。但是这都不妨碍我去观察、去了解孩子,并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动画片小猪佩奇中佩奇和爸爸踩泥坑的片段,我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欢,这个在大人看起来又脏又无聊甚至带有调皮味道的“小事",之所以让孩子那么喜欢,笑得那么灿烂,实际上就是激发了孩子内在的快乐。
健康。孩子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家长所给予的关怀和引导。对于这件事,其实我一直很自责,自从上了幼儿园之后,两个小家伙的抵抗力明显下降,而我并没有为此采取多少措施,说好的陪他们运动,也都是三天打鱼两天筛网。更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我们大人自己没有能坚持下去。所以,在帮助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体魄的时候,我想我们可以先从自己做起,严格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用行动来带动孩子。
独立和韧性。最近东哥的表现,一度让我很困惑,变得很爱哭,一件很小的事,甚至一句话,他都能吧嗒吧嗒泪眼汪汪,而且还摆出一副像是受了极大委屈的状态。尤其是和妹妹起了争执之后,总是第一时间跑到我面前告状。于是,每次他们跑来找我,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我都会告诉他们:”这只是件小事,哭闹和打架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妈妈相信你们两个人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在当遇到两个抢东西的时候,我会之家把东西拿走,然后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商量出解决办法,只要抢,最终的结果就是谁都得不到。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的状态明显友好了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父母不可能时刻都能冲上去帮忙,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他们自己具备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抗挫力。因此,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该放手的时候,适当偷个小懒,孩子会变得更加独立。
用心聆听孩子的成长,尊重但不强势,用积极乐观的状态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享受快乐
让孩子成为一个个性独立且充满韧性的阳光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