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颜值双爆表”
“比颜宁还要优秀的美女科学家”
“亚洲第一人”
……
这些夸赞被毫不吝惜的用在这位美女科学家身上。
但当你了解她之后,肯定也会竖起大拇指,认为她当之无愧。
她就是荣获IBRO-Kemali国际大奖的教授,胡海岚。
亚洲第一人
IBRO-Kemali国际奖,旨在表彰全世界范围内,在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每两年评选一位;
2019年7月15日,胡海岚教授在抑郁症治疗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获此殊荣。
这是自1998年该奖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
胡海岚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她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领域所取得的出色成就,受到评奖委员会的高度赞扬,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人!
履历光鲜的美女科学家
在45岁就获得国际大奖,美女科学家胡海岚更是一路履历光鲜。
自幼就聪慧异常,小学到初中,门门功课全优,成绩一路遥遥领先;
步入高中后,她是全年级数学最好的学生,并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一等奖,被提前保送到北京大学生物系;
本科毕业,凭借优秀的成绩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8岁取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
她明确了自己的科研道路:通过研究大脑神经以揭开情绪的奥秘。
2003年至2008年,胡海岚曾先后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ulius Zhu博士的实验室和美国著名冷泉港实验室工作。
2008年时,35岁的她学业有成归国,作为极优秀的归国人才,她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为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资助;
2015年,她收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加入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此时,年仅45岁的胡海岚已是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揪出抑郁症真凶,或将拯救数亿人
提起抑郁症,大家都不陌生。
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这些都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虽然对于普通人而言,情绪有起起伏伏,开心或忧郁,焦虑或悠闲,如同天上的云彩变幻莫测,有抑郁的感觉也十分常见。
但当抑郁情绪到达病理性水平,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甚至患上重性抑郁,便十分棘手。
抑郁症患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
患病率高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多达3.5亿人。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9000万,就医率却不足10%。
致残率高
全球发病率达11%,近年据官方统计,抑郁症的致残率(18%)就已经超过了癌症(17.5%),和心脏病(14.3%)
致死率高
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每年因抑郁症自杀人数高达100万。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药物治疗仍旧是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从未停止过。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通常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对于重性抑郁症患者而言,给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快速的缓解抑郁情绪,直接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此外,药物治疗维持治疗效果、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可是,目前的药物疗效仍旧受到很大的限制。
抗抑郁药物效用低,服药几周后才有效果,仅对部分患者有效。
在全球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使用较多的是起效快、作用广的氯胺酮因,但这种物质是k粉(毒品)的主要成分,因此对人体的副作用极大,实在不适合作为临床治疗使用。
作为全球性医疗难题的抑郁症,其治愈效果低下问题始终是困扰着众多患者、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的心结。
阐明脑神经结构,为药物研究带来曙光
胡海岚团队首次阐明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原因,在于通过阻断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终结这种放电对下游单胺类奖赏脑区的过度抑制,最终产生快速抗抑郁的疗效。
团队以抑郁的小鼠为研究对象,这些小鼠有两个特点:
1.正常小鼠很喜欢甜品,但实验小鼠喝糖水、吃甜品后都不会表现出开心和兴奋。
2.当它们被放到水里,它们甚至不尝试挣扎,很快放弃求生,咕咚沉下去。
实验发现,抑郁小鼠的外侧缰核神经元,自发的簇状放电活动显著增高。
原来“biu biu biu ”一下一下散弹模式的放电,变成了“biubiubiubiubiu”的机关枪模式。
发现了这一现象后,团队又利用光遗传技术,诱发正常动物的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
同样发现,原本不抑郁的动物,也瞬时地表现出多种典型的抑郁行为——在高频的簇状放电时,抑郁症就会发生。
只要找到可以阻止外侧缰核神经元的簇状放电的药物,抑郁症就可以被治愈了。
指日可待,药物研发在路上
胡海岚带领课题组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在世界顶级科刊《Nature》上完成了一次“一期双刊”的壮举,引发轰动。
她的研究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让人类更深入了解抑郁症发病机理,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方向,被认为“解决了世界性难题”。
胡海岚团队阐明了人类抑郁症的发病与控制机制,接下来的任务是研发新型的抗抑郁症药物。
虽然药物研发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反复不断的试验和大量的科研投入。但胡海岚院士对此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神经机制的阐明为更加精准有效的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一旦团队在药物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就会为治疗抑郁症带来福音,有望拯救3.5亿人,帮助他们重新获得阳光、幸福和勇气。
--END---
有烦心事,找圆心率心理|专注心理健康,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