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咨询的案例中,我总结了让我们无法控制生气和愤怒的是被人冤枉和误解。
我们总是想辩解,让对方知道真相,知道这并不是我做的,或我的本意。
但还有一类让我们无法控制生气和愤怒的,是被人欺骗,包括伤害和利用。导致除了损失还有情感的伤害,因为相信而被骗。
一 亲身经历
都说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中最重要的是信息,信息就是和钱互换的资源。
我们所处的地域或结识的人脉圈不同,获得信息就不同,这是价值。
获得信息是商业中基本的能力。
由于涉及到当事人,我不叙述具体。相当于一次特殊的内部招标吧,招标信息需要不断的查询才可以获得,而且谁先抢到就是谁的。虽然知道信息的人不多,但还是看到了熟人,互相合作过,有信任关系。但在这种场合,都想拿到标,竞争关系,但也可以合作。
到了地方,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因为竞争太激烈,官方始终不放信息,时间地点都没有,我们只能去守。
我看到那个熟人,她说她已经把单签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也都服气,虽然折腾一上午一无所获,但谁让人家信息更强呢。我也问过工作人员,他说的也很模糊,不是很清楚,好像已经结束。我就回来了。
结果,结果,我被骗了,她当时根本没有签单,而是把我引走后,独吞这个单,如果我多等一会,局面就不一定了。
竞争到无所谓,但对方用骗这个方式,有点接受不了。对对方的好印象一落千丈。
有时候信任的成本真是很高,但我现在还是相信好人多,也许对方也没有多坏,只是格局小了点。
二 反思,关于面对损失,关于面对他人的过错
学过一句话,不相信所错过的损失 要远远大于 相信被骗的损失。
这句话我觉得应该加入经验和判断。
面对损失,很早就学过,迅速接受事实,关注点不放在损失,而是关注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情绪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损失就是收获到的宝贵经验,让我们避免今后更大损失。
面对他人的过错,我们难免会有情绪,但要形成及时反思的神经链。反思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会不会做同样的事情。要为自己开心,幸好做这件事的不是我。
还记得一个故事,一个人回家发现被盗了,本应该很沮丧。但他说自己很幸运。
1 幸好只拿了一小部分财物,大部分没有损失。
2 幸好没有人员受伤。
3 最重要的,幸好那个偷东西的不是我。
事情都是中性的,看我们如何去诠释。
我很开心,
1 幸好那个骗人获利的不是我
2 收获了一个经验
我能做到,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