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请大家先做一个小小的想象挑战,或许能让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你不曾了解过的世界。内心深处我不是非常喜欢用比喻,虽然这或许可以让你觉得我生动有趣,但是不加以适当的说明总是有人抓不到重点。所以,请大家不要多想,紧跟我的思路就好。本文的一切比喻均非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请随着上下文语境自行理解。
世界总是一刻不停歇地变化着,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花开花谢水东流,沧海桑田太阳升,变与不变总是相互交融着。以水为例,假设我们取出一杯纯水,并将这杯水标中每一个粒子都做上可以观察但没有其他影响的标记,我们会发现,这杯水在运动并不停的扩散到四周去,很快周围就充满了被标记的粒子。假使环境适宜,这杯水的水面下降到到某一高度之后便不再下降,但是那些被标记的粒子却在在逐渐变少,最终在这杯水中被标记的粒子数量将趋于无。
想象一下,如果在共同组成这杯水之前,这些粒子已经被标记了,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我们看见这些粒子如同神迹一般地组成了一杯水之后又四散而去。想象这些粒子在空间中运动时留下了轨迹,就像你用笔在纸上留下线条一样——或许有些神奇——如果吃力的话,你也可以先想象一个点在空中画出那些歪歪扭扭的线。然后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粒子都做上标记,就会看见一幅画卷,这些粒子时而聚集时而散开,其中的一些在某一时段内短暂地参与了“组成你”这一事件。
如果,我们仅仅标记“目前属于这杯水”的粒子,每一颗离开“这杯水”边界的粒子都将不再被标记,就会发现它在不断地变化,变多或变少,变快或变慢。水很随意,水没有目的,水没有自我意识,所以水就是这么飘来飘去。某种意义上的隐喻
经过这短暂的想象,或许你对我们诞生的随机性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像是一杆打出去的台球,在无边的原野上永恒地滚动,然后掉进某个坑那么自然。我们并没有选择自己出身的权利——这里的“出身”指的是其他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以及物质条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当我们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些现成的亲戚朋友,包括父母,也不是我们选择的。
正如我们一直知道的那样,成长的环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假设我们有一片树林或许有助于理解。树林里面生长着不同的树木,我们所知道的是在未知的某一天我们将用这片树林中的木材建造一艘船出海到达某地。或许你想用这艘船征服世界,或许你只是想旅游观光,但是这艘船首先要船体牢固,动力足够,才能开始谈目标,而最重要的就是一开始用于制造这艘船的木料——或者说树木——的生长情况如何。环境太顺利木质会疏松,环境适当恶劣会使木材坚实,太恶劣则会使树木死亡。
然后,对于这些木材,我们要加工防腐防水切削钻孔打磨搓绳子等等等等系列处理,最终我们按照某一特定顺序造出了一艘船,这是很理想的状况。事实上经常是船还没有造好,暴风雨就来了,摧毁你的船坞,使你不得不建造庇护所来暂避锋芒,或者更直接些,摧毁你的树林;或者船还没有造好你就不得不出海远航寻找更多的资源。对于一个优秀的模型来说我们不能总苛求他的完全一致,只要大体上明晰即可——所以当船驶离开船坞之后,总是可以替换些零件的,这些零件理论上可以来自于自己的树林,也可以来自于别人的树林——你愿意理解成船的自我修复也没有问题。无论是自愿或者“被强迫”,如果愿意放弃某些思维框架,事实上我们总是拥有选择的权力。这些选择在任何意义上都改造了这艘船,使他更坚强或更虚弱。
基于反馈的思考与有针对的行动可以使我们更加适应环境,但暴风雨不会让船更适应暴风雨——除非你改造它。
鉴于我们目前都是一艘船而不是一片树林,那就先讲一讲,船造出来之后,怎么改造船更加有效率。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改造一艘船,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改造目标,然后细化成行动纲领。如果船底有个洞,那或许就是当务之急。所有的木材都可以拿来堵上这个洞——注意这里比喻的意义改变了——但有的适合有的不适合。补上的木材过于细软,就只能起个象征作用了,必须要足够坚强的去直面问题本身,不厌其烦的挑选合适的木材,至于木材的途径倒不是那么重要。无论是自产自销,还是进口别家材料,总是堵上这个洞就是适合的。也就是自我觉察与学习他人的区别。
但我们不能光看见这个洞,要考虑这个洞是怎么产生的,是由于礁石呢?还是由于炮击?亦或是老鼠?或者海浪的腐蚀?木材本身适合做这个材料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木材不适合他目前的岗位?首先解决洞的问题,是治标;解决后面这些问题,才是治本。
综述了一遍,我们再回到前面修船纲领的部分,事实上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代表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认识程度不够深入的话,你连哪里有洞都不知道,又谈何弥补?对自我的认识可以靠反省,也可以靠他人的意见,但是这两者永远是不完全准确的——某种意义上,不完整的,所以也不可以完全信赖。但是这种反馈是必需的,没有反馈,就像是拿着一个没有磁性的指南针。
自我觉察像是让船上的船员去探索这艘船,而他人监督则是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对船进行维护。不管是反省自己或者对待他人评价,我们要保持一个剥离的态度,就像是说的并不是自己,自己只是在培养皿外观察自己的实验者一样。和所谓事不关己不同,恰恰是关心自己才要剥离,否则关心则乱。我们对自我价值总是很维护的,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的行为在平时带上的是自己的烙印,当自己或者他人指出某些“有待商榷的不当之处”时,没有剥离态度的人第一反应绝对是跳起脚来维护自己,因为他觉得这个东西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网上类似“周杰伦和陈奕迅谁的地位高”这种问题下,互喷的只有那些认为自己喜欢TA所以高人一等的人,真正理智的粉丝完全不会参与进如此无聊的讨论。
如果保持剥离的态度看自己,我们就能看到更深层次,更清楚的东西。我总是喜欢把事物剖析到底层逻辑层次来看,我们的行为在大的意义上来说都是由欲望支配的,欲望并无好坏,只有是否适度。一个欲望被压抑,总有爆发的一天。欲望之间相互制衡,我们就表现的像个正常人。保持剥离态度,我们会更容易看清楚哪些东西是自己真正的价值,对无关这一核心的东西,更加倾向于无所谓。
有了这个态度你就很厉害了,“大心脏”和“火眼金睛”你都有了,往自己身上开刀也不怕了。哪里烂掉了,哪里臭掉了及时割去,及时治疗。这就是反省的意义。
但力量越大的东西越需要有力的意志去驾驭,无欲无求了,那下一步你可能就想出家了。出家呢可以算是追寻,也可以算是逃避,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目标。假设你不想出家,那我讲一讲你应该怎么样控制这一大杀器。
拿这种态度看别人,也是一看一个洞,就像自己的眼睛是X光一样。初看很肮脏,仿佛举世皆浊我独清,这就是初步觉醒,但不完全;有一天你一不小心看到自己了,发现自个也不干净,然后就崩塌了抑郁了,这时候还是挺危险的;接着呢你慢慢接受了污秽,有一天你又能看见闪光了,于是你又莫名开心起来;最后啊你就不再去分辨了,你只是去觉察这一切,体会这一切,无悲无喜:你不再把人割裂开来看待了,而是看到一个完整的人,接受这一点的同时报以慈悲之心,因为你也是这样的。
看透了这些东西还不够,你现在的心态就有点像个隐士了,整天躲在山洞里玩泥巴,没事出来钓钓鱼种种菜或者开着船天天劝别人跟自己一样玩泥巴的那种。
这就很完蛋,因为你虽然体会了生命的空虚与人类的卑劣,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看清了这一点之后,还要勇敢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还是喜欢玩泥巴,那随你去就是;更多的人会去寻找自己的那个价值点,追逐他,并在追逐的时候获得乐趣与安宁。
人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场足球赛,有趣的不是进了几个球,而是为了进球去做了什么,我觉得这些乐趣安宁,并不是光光一个“有钱”就可以得到的。其实就是自己画了个靶子自己射着玩呗,自娱自乐的同时,万一有点意义,那就更有意思了。
诸君,共勉。
二零一七年二月七号于温州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