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康有为康老爷子过七十大寿,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送来一副对联:国之将难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是暗讽联,上联截取《中庸》中的“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一语,下联则是从“老而不死是为贼”句中摘得。加之对联中末字“有”、“为”两字,暗骂康有为乃“妖孽”、“贼人”。也讥讽了他的政治作为。
这把康老爷子气的面目通红,却又不好发作,毕竟当时虽然章太炎不从政,但是声望是非常高的,黄侃、钱玄同、鲁迅等都是他的学生。
其实刚开始公车上书那会,章太炎挺看中康有为的,还去当过会员,接触久了,才发现康有为徒有其表而已,康有为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作,希图重构儒学,给变法提供理论支持。自命继承孔子之学,得到“康圣人”的称呼。
作为学者,康有为把自己提到了圣人的高度,这让治学的张老爷子十分敏感。他也发现了公车上书的大都是愤青,不堪大用,却懂得包装自己,于是章老爷子便把抨击康有为作为人生乐事。
从后来的康有为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来看,章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康的学生梁启超也在场,他大笔一挥,给康解了围。梁启超大笔一挥,添了四个字,遂为
国之将亡必有斯人,
老而不死是为人瑞。
不得不佩服梁启超的才华,为老师解了围,寿宴得以和谐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