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动作,也是双方有效链接的关键因素。那么,倾听的时候我们需要怎样倾听才有最佳的效果呢?
倾听于我看来是一种姿态。倾听倾听,它可以分为倾和听两个动作。倾,是一种身体的姿态;听,是一种心的姿态。
倾,有倾斜的意思,它让我想到了一个弯下腰面向另一个人的姿态。人与人之间,双方的姿态很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态度:平等或者高傲或者卑微。那么,倾听所表现的姿态,更多是对对方的尊重,因而,这更是一个平等的姿态。
身为教育领域的一员,特别是教育前线直接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老师来说,“倾”听的姿态尤为重要。学生们尊敬老师,老师也应该用一种平等的态度,而倾便是很好的姿态,俯下身子用等高的视角面向孩子,相信老师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女孩和妈妈去参加宴会,没多长时间小女孩就闹着要离开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妈妈很生气,想赶紧带孩子离开,当她蹲下去抱孩子的时候,忽然发现在孩子的视角,看到的只是桌椅餐台和来往大人们的腿,跟自己看到的美食鲜花等场景完全不同。
这便是不同视角带来的不同感受,当一名老师可以俯下身体,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受。
如果说“倾”是一种身体的姿态,那么“听”便是一种心的姿态。对于听而言,我想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专注地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听不如不听,听就用心去听,专注地听。
《倾听着的教育》作者李政涛提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很少见到当别人发言的时候,她在旁边看短信、回短信和刷微信的情形,她始终以一种专注的姿态对待每个人的言说,这是一种倾听的姿态,不是表演和作秀,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自发和自觉。”老师一次专注的倾听,也许就打开了一位学生紧闭的心门,影响了一个孩子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电影《春天的放牛班》里的老师,也是用唱歌的方式去链接孩子们的内心,让一群深陷青蛙池的孩子看的了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也可以充满希望和欢乐。
倾听,是一种姿态,是老师躬身教学的背影,也是老师认真聆听时专注的眼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倾听的敏感、意识,具备好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起始所在和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