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有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物质,舍弃没有用的东西,离开对事物的执念。这样,才能过一个干净清爽的人生。
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杂乱无序,所以下定决心开始整理。当我秉承着“断舍离”的原则完成三项清理工作后,能感觉到生活为我拉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人生顿时变得明亮和清晰起来。
这三项清理工作,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一下。
(一)整理房间
1.首先是衣柜。把所有衣服挑选出来,分成三类:一是年代久远,泛黄,破损的衣服,绝对不会再穿了,打包好,放进小区的旧衣回收箱;二是款式过时,只是自己已经不喜欢了,超过两三年都没穿过的衣服,还不算太旧,这类衣服我洗好叠好,寄回给老家的亲戚;第三类是我经常穿的,愿意保留,并且很喜欢的衣服,少而精,分门别类放置在衣柜里。这样,基本上,衣柜里三分之二的东西都被处理掉了,顿时清爽不少。
2、其次是房间各个角落里的书报杂质。之前我会有一种错觉,如果能在房间里各个角落都看到书本的话,能证明这个家里的书香气息和主人的文艺范儿,直到我去朋友家里,看到干净整齐的书架,我才发现自己为懒于收拾寻找了一个多么美丽的借口。于是,果断淘宝了一个简易书架,把丢得乱七八糟的书籍杂志归放整齐,这样无论是找书还是看书,都可以一目了然,还能归纳出自己购书的偏好和学习系统。
3.清理各色小玩意和纪念品。逢年过节买的小礼品或出差旅游的纪念品,我一向没什么艺术审美,这些装饰品都随意摆放在家里的空余角落,有喜气洋洋的中国娃娃,也有黑白底色的照片墙,还有仿古做旧感的小台灯,总之,一个房间愣是被我整出了十种风格,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可言。既然不懂艺术性的摆放和设计,那么简单是王道,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一个房间最多摆放不超过三件装饰品,尽量精简,并保持统一风格,其他的全部放进收纳箱。
干净清爽的房间,能照亮一整天的心情。
(二)清理银行卡
从毕业到现在,办了多少张银行卡我已经不记得了。每换一次工作,便办一张公司指定银行的工资卡,再加上自己为了房贷,车贷等等办的储蓄卡;信用卡就更不用说了,光是被银行的熟人营销就办了三四张,还有为了餐厅优惠以及赠送电影票而办各类信用卡的,感觉中农工建以及招行,交行,甚至浦发,民生,都能查到我的户头了。
这么多银行卡,有的早就遗失了,但却没销户,有的只有几块钱,在抽屉底层趟了几年,信用卡多了更麻烦,有的刷了一次忘记还款,有的忘了开通短信提醒,还了这张,忘了那张。
如果不清理,不光是财务混乱,也极容易因为大意而导致信用污点。除此之外,为了减少数量庞大的睡眠户,大部分银行都出台了账户管理费规定,对开卡的用户按月或按年收取管理费。如果你的卡上只有几十块钱,而一直不去销户的话,很可能过几年余额就是负数了。
因此,我做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信用卡保留一张最常用的,其他全部还清,并去银行销户销卡。
储蓄卡保留一张工资卡即可。如果你也记不清自己到底办了多少卡,可以去银行柜台网点查询。
另外,将自己的储蓄卡和信用卡绑定支付宝,并且设置转账限额,每个月合理分配消费的额度和理财的资金。
做完这个清理之后,我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往来都有了更加清楚的判断和分析,收入和支出都一目了然,再也不是一笔糊涂帐。
(三)清理微信朋友圈
清理完房间和账户后,是时候坐下来慢慢审视手机上的朋友圈了。
年过三十,愈发觉得时间宝贵,应该用到值得的人和事上面,而朋友圈,太多无用琐碎,甚至无聊的讯息、动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
列表显示,我加的好友居然有五百多位。而细想一下,经常联系的不过二三十位。一排一排看下来,很多头像和名称我都毫无印象了,也没有任何聊天记录,这些朋友是哪儿来的,一点也记不起来。
我认真做了个列表:一类是同事、朋友、亲人,依次分类,做好备注;另一类是能想起的点头之交,以后还会有联系,但并不是很熟,我会设置朋友圈权限;那些并不怎么熟,基本就是在朋友圈卖东西的,我会屏蔽他们的朋友圈;剩下的我完全想不起来有任何交集的陌生头像和名字,我则选择了删除。
这最后一项清理,看起来最省体力,其实最费心力。现如今,微信朋友圈几乎浓缩了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经过逐一分类清理,我们才会发现,那些人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排在哪里。
(四)
整理、丢弃,杂乱无章的生活重新变得井然有序,喧闹琐碎的朋友圈开始安静和谐。
真正的生活,开始于整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