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辜讲:
子贡问孔子:“虽然贫穷但是不会奴颜婢膝;虽然富有但不会骄傲自大,您认为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这样的人很不错,但如果贫穷但却能安于现状、富贵却知道保持如何对别人彬彬有礼的人更不错。”子贡说:“我明白了,那就是必须经过像做工一样,不断刀砍锯伐、艰苦磨砺的一番经历才会有的吧?老师是不是这个意思?”孔子回答:“总算明白了,现在我可以开始给你讲解《诗经》了,因为我看到你已经明白了如何去弘扬道德。”
吾解:
子贡说:“贫穷但能不谄媚,富有但能不骄傲自大的人,怎么样?”孔子说:“这样的人很不错。但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裕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是这个意思么?”孔子说:“赐啊,你能够从我说的话里领会到我还没说的意思,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了。”
子贡:端木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是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便是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对于辜老将“贫而乐”翻译成安于现状,这一点我是不认可的。
孔子曾经称赞弟子颜回在贫穷的环境中依然能追求自己大伟精神世界,“安贫乐道”一词出处却不是他的教诲哦。
无论我们处在如何一个物质条件基础上,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
另外,在搜索子贡的资料时,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想跟大家一同分享: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的补偿金。孔子知道后对他说:赐啊,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为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任何现状都不能阻止你想象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