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环线的第十一天,从东台格尔木饭店的小木屋出发,迎来了在青海的第一个早晨。7月底的早上,天气预报显示气温才14度,自己做的路书显示今天有500公里的路要赶。

沿着G215开了快一个小时,道路两边又开始出现大片的雅丹地貌,没多久,导航提示到地方了,“南八仙魔鬼城”,据说这地名是因为50年代8位南方的女地质队员在勘探时遇到恶劣天气牺牲在这里,所以才叫这个地名,“盗墓笔记”“鬼吹灯”曾在这里取景。路边稀稀拉拉停着几辆旅游大巴,上面的游客陆续下来在路边拍了几张照片打卡后随即就又返回车上。想了想,敦煌魔鬼城进过,火星一号公路穿越过,这里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随即就连到此一游的照片都没留直接离开,继续赶路。

前行了约一百来公里后,开始在路边遇到一群一群的羊群,少的一两百只,多的可能有近千,最大的一群还有四五只体型硕大的藏獒在四周围游荡。小心翼翼的绕过羊群,又绕过一个城镇的外围,地图显示这里叫“大柴旦镇”。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不远处的“大柴旦翡翠湖”至于为什么要加“大柴旦”则是因为在茫崖也有一个翡翠湖。这次因为不顺路就不在计划中。

“大柴旦翡翠湖”有大小几百个盐湖组成,其实叫积水矿坑应该更贴切一下,毕竟青海的几个著名的盐湖旅游景点都是工业化生成后的遗留物。门票加小火车一共六十,不算太贵。之前路过过东台西台,但大柴旦这个盐湖算是正儿八经停下来游览的第一个盐湖,各种深浅不一的蓝绿色湖水在远处柴达木峰和蓝天白云的掩映下,就像珠宝店展柜里陈列的各式翡翠宝石。好多年轻的年老的姑娘大妈们特意穿着鲜艳的各色长短裙子摆着各种美滋滋的POSE拍照留念,或者湖边,或在透明小船上。天上“嗡嗡嗡”的飞着各种无人机,用不一样的角度把最美的景和自己拍下来带回家。

大柴旦出来,沿着柳格高速继续赶路,途中经过小柴旦湖,在一处港湾式休息区停车,拍了几张游客照。那会儿还没喜欢摄影,所以拍回来的照片都惨不忍睹,就不献丑了。但“小柴旦湖”入选《中国国家地理》青海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应是当之无愧的。
离开小柴旦湖的碧蓝不久,车就又特意拐回西莎线,想去看一样网红的“U型公路”,因为跟后面的行程不顺路,所以这段就是到了地方后又折返的,索悻也不饶太多路。车到地头,发现又是一个在滤镜下的网红地标,坡度的确很陡,但要拍出网上那种壮观效果就要下车趴在地上低角度拍摄。老实本分的我,瞅了一眼路边挂着的禁止停车的标识,规规矩矩的继续前行。跑完整个坡道发现没有什么方便又合法的停车位置后,就果断掉头折返,继续下一段行程。永别了“U型公路”。

继续拐回柳格高速,前往当天计划中最后一个景点“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是中国第一大盐湖,世界第二,56倍于茶卡盐湖。景区位于还在正常运转的矿区内。我是第一次逛景区是坐着大巴先穿越管道密布,到处大小高炉罐体才得以见“庐山真面目”的。第一反应,大,真那啥的大。但第二眼就开始审美疲劳,一眼望去,除了黄绿色的卤水就是白花花的盐晶。从抠抠搜搜的小家碧玉“翡翠湖”看到一仰脖灌翻俩壮汉的东北大妞“察尔汗”,看了两天盐湖,果断砍了后面计划中的“茶卡”。翡翠湖和察尔汗,就如薄纱轻掩的玉兔精和赤条条的如花,你选啥?反正我选玉兔。

“察尔汗盐湖”之行在又一次遇上沙尘暴后草草结束,带着满嘴的咸味。当晚入住格尔木市区,因为计划要住两晚,所以晚上就去逛了夜市,刚好碰上啤酒节,体验了一把大西北的烟火气。这里最后要说一下,因为气候原因,格尔木的酒店大多没有空调,实在很怕热的朋友,订酒店的时候要问清楚,其实把地理位置摆在那里,热也热不到哪去,风扇将就也能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