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学习

        一直在反思,向内求而不向外求。王阳明的心学是这样的理念,良知自在心中。很早以前他还是信奉朱熹的理学,格物致知,跟佛理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很像。王阳明就去格竹子,经过了7天7夜拿着竹子在哪里寻找道理,都快饿晕过去了,也没有格出个所以然。从而进行了转变,自此以后才有的心学。

      年轻的时候没有见过世面,就要这也试试,那也尝尝。所谓的酸甜苦辣咸,孔子说40岁是不惑之年。也就是悟道的时候。很多人会说一句40岁你在赚不到大钱就完蛋了。看看说你的人,何其的肤浅,钱能解决的是看得到的快乐,解决不了看不到的痛苦,唯有悟道。

      悟道不是武侠小说,在一个隐避山洞,修炼成仙。作做招摇给别人看。王阳明说那是没出息的表现,他说我站着可以修炼,坐着可以修炼,躺着也可以修炼。时时刻刻都能找到心中的良知,就是修炼。

      良知又是什么?是人之初,性本善里的善。这个“善”的反义词不应该是恶,现在觉得应该是不清晰,不清楚,一片混沌的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善?首先应该认知混沌状态,认知他存在的意义。而不是排斥抵制。将复杂的想法思绪情感进行梳理,排列完之后就是善了。

        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鉴?有一本《扫除道》的书,告诉我们打扫卫生后,我们的心情就会好很多,打扫卫生对长期的业绩有直接影响。简单的打扫卫生就是静心,寻善的过程,可见人生不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概念,而且扫地了,就能够帮助你解决最痛的痛苦。

    万事不急着去做,万事不可拖延,万事求其善,万事忽略果。就能顺其心,善其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