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
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焦点是,阐明课程组织的结构性非陪原理,诸如学校知识选择之际的权力介入,课程编制中组织知识时的“分类”与“分层”之类的分配。
课程社会学的另一个焦点时,揭示“学校知识的本质。学校所处置的信息、知识仅限于社会与文化的极小部分,这种在学校里所授受的信息与知识谓之“学校知识”。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知识的掌握”成了求得应试成功的手段。学生在学校里专注于积累知识就像商品那样,用来换取应试的成功。在以选拔和分等为前提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掌握知识的过程与作业始终处于彼此以他人为敌的竞争之中。
商品化的“学校知识”已经丧失了这种“使用价值”,唯有用于应试的“交换价值”了。而在这种丧失了“使用价值”、唯有“交换价值”的商品生产中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一味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无休止地扩大“应试学力”的生产。
“学力”原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业已习得的现实的学习能力;二是指潜在的未来的学习能力。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布鲁姆倡导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使得学力问题的抽象论争宣告终结,表明了分析性、实证性研究学力的取向。
随着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知识更新和复杂化,愈益要求学科知识的关联和整合。这样,学科的边界愈益“软化”,以合科教学、自主合作的综合实现学习或课题研究为代表的课程设计愈益受到关注。甚至出现了以跨学科的“学习领域”代替分科主义“学科”的趋势,终究形成分科与综合学科并存的格局。
教学环境的优化需要教师关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信息化教学媒体的运用和“信息教育课程”的开发,使得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教室中心”的局限,不仅有助于理解各门学科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培养“信息能力”,即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程序设计和评价的能力;二是“生活化”。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直接性的体验活动将会促进学习动机,使之习得自主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有助于领悟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课程评价突出两个方面的要求:学生评价和课程实效评价。评价指标应当是多元的,而不能仅仅限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所偏重的智育或学科知识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行、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兴趣特长、方法和习惯等方面,旨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课程实效性评价”与可以通过“学生评价”进行,也可以借助“教学分析”进行。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一般认为,“学习”是通过经验,在行为、技能、能力、态度、性格、兴趣、知识、理解等方面产生持续变化的过程。
传统心理学常常把“学习”界定为“行为的变化”:由关注外部行为到关注内部心里,再到关注人的心理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重视学习主体的经验,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意义。一般认为,心智以两种方式起作用。一是实质性思考。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理解世界;二是外在的行为。学习的实践是复杂的对话实践。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白”,而应当是“智慧的对话”。
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传统结论是把人类的心智活动、知识习得活动仅仅归结为个人的认知变化的结果。“学习”不是单纯的县城知识的积累。而是“从已知世界之旅到未知世界之旅”,是经验重建和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好的课程不应当是预设好的死板的框架,而是随机生成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世界教学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使儿童成为学习主体的一部运动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中心,而且是无视儿童个别差异的同步教学。要和着学生的幼稚的步伐,一步步地引导开去,才能造就高水平的真正有灵魂的强者。
重视功能性学力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促进、验证批判性思维的集体实践,即“文化性实践”经验的场所。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实践情境中,形成自己的意义。
致力于探讨知识技能的习得是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探讨这些认识能力同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的发展又是如何相关的。新课程方案所秉持的,正是这种立场。新课程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化的知识灌输。新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一是“达成目标”。二是“方向目标”。三是“体验目标”。
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三角形模型”,即所谓的“教师、学生、教材”的“三体结构”论。归根结底,课堂教学将从“人(教师)--人(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学生)--应答形环境系统”。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尊重个性的“互动型学习环境”。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组织这种“互动型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乃是人格生长的场所。教育不是单纯的习得知识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成长。学生在直面具体的情境时,就得观察、倾听、感悟、沟通、合作......。这就是“开放经验”。而“开放经验”要求“开放学科”、“开放课堂”、“开放学校”,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打成一片。这种“开放”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解放”和“文化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