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妍
这世间所有的爱情故事都会迎来一个结局,不论这份结局是好、是坏。但写小说就有些不一样了,似乎它更需要一个看起来比较合理的结尾。不然很难打动人心。
——马妍
最近,我和一位朋友都在打磨着自己的小说。只不过他要写的那部是个短篇级,而我需要完成一个中篇级。
我承认:在开始的时候,我一直认为他是个诗人,在写诗抒情笔法上可谓有着天然的灵感和共情能力。但我却并不看好他长篇大论的写文,于是我给他的建议是尽量避免碰触文字洪海。不然我怕他淹水。
可就在刚刚,我在简书平台上看到他还是发布了自己的小说。虽带着些许的个人偏见,我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读了他的作品。
结果,我被惊艳到了。原来他的文字是那么细腻、深刻,在寥寥几笔中把本来套路式的爱情故事写出不一样的韵致。
终于,我不得不承认,我高估了自己,却低估了别人。
我告诉他,他的小说像破茧而出的蝴蝶,有着阳光下清新锐意的味道。但他却满嘴的谦辞和无奈。
其实,就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他的。
真实的情况是,我知道在他小说中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就仿佛是他自己。就连给男主取的名字都涂满了道不尽人世苍凉的寓意。所以,男主人公的名字仅用了一个“默”字。
这些年,很多言情小说为迎合影视剧的虐心需要,通常都会选择在爱而不得的爱情故事结尾中用“癌症”来打造遗憾情感。
不想,他也在自己的小说里去碰这样一个死穴。但出乎意料的事,他所写却毫无违和感,文字自然入境,却有悲而不往的效果。
作为朋友,我当然也知道这篇小说他是写给自己很心爱的女孩儿的,而那是一个会唱歌的姑娘,他永远在欣赏追随的边缘里,去寻找两个人的未来。
他曾说:“他希望他能够为她兑现每一份许下过的诺言,因为他说的都不曾是情话,而是一种不改意志的盟誓。”
这让我不禁感慨一件事: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浮躁,都是寥寥草草对待自己的爱情。但却不曾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更胜于前人,越是在什么都无法把握的前提下,越奋不顾身交出所有的人,才是爱情之中最为可贵的虔诚。
但愿,以后的以后,那些凡是怀揣真心,赤诚而来的人,都能相遇一份完美的结局。
而那样的结局,不会只停留在笔者的故事里,更多是停留在人世间。
不用套路,不用塑造,不用矫饰。
不需悲化,不需虐心,不需祭奠。
只遇圆满!
本文图片与文字版权皆为作者所有,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