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的一本: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
原创读书分享第二十九天(2019.2.22)
啃读第六章“数学课程”107——117页。
怀特海有一个身份叫作数学家。在第六章,他谈到了“数学课程”。今天实在无法静下心来阅读,晚上有共读主持,所以勉强阅读了十页。阅读了两遍,还不是很透彻。啃读这本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要以为你识字就可以读懂天下书。真真儿是这个感受,一个个字都是认识的,但是一句句就是无法理解的。
在怀特海看来,我们普遍认为数学学科的深奥性倾向是一种特有的不幸。它很容易摧毁数学在自由主义教育中的功效。他认为,扩大数学教育的范围真正的困难是,我们必须面对阻碍数学广泛应用。
数学作为一门深度研究的学科,它不辩自明。但是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如何成为一种快乐的真正理由呢?怀特海认为,“来自一般原理的互相影响的大量推论,它们的错综复杂性,它们与作为论点的概念之间明显的距离,各种各样的方法,它们纯粹的抽象性质,这种抽象性质作为数学的礼物,带来永恒的真理。”他认为,一切数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都应该是“把深奥性从这门学科的教育用途中根除。”作为数学基础的那些主要概念其实一点儿也不深奥。而数学之所以进入自由教育,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训练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是盲目堆积特殊数学定理,而是认识数字、数量和空间的关系。数学的一般用处是,简单的研究一些一般定理,通过实例来给这些定理以有力的说明。
我的思考:我的中学阶段,数学成了整个中学学习时期最占用时间的一门科目。说实话,因为不了解这门科目的学科特点,再加上当时数学老师的误导,家长的错误引导。我近乎偏执的认为,数学的学习就是多做题,熟能生巧。
在阅读了这一部分之后,我才了解到,在做题之前对于概念或者定理的掌握有多么重要。而掌握定理或者数学概念,当然不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用观察、用推理、用演算的方式去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做题,就是对定理或者概念的应用。此为其一。
其二、学习数学到底学习什么?我感觉,很多中学生,甚至一些数学老师也是不明白的。可能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老师和学生一样,都认为应该将题海战进行到底。我所在的年级,虽然在初中阶段,但学生学习数学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语文、英语等文科学习科目。而学生所花费的时间也仅仅在做题上面。我觉得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的很大的一门学科。为何呢?因为老师和学生其实都没有明确的数学学习思维,没有形成数学学习思维的老师,没有学科思想的老师若要带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该是多么的可怕啊。真的很想呼吁所有的数学老师都来读读这本书。
这也警惕我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是否了解语文课程?是否有语文的学科素养?是否有语文学科的学科思维。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这门学科。让学生在透彻了解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能学习的相对比较轻松。至少知道该如何学,如何学的优秀,如何达到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