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默默、严肃、深沉......
等等这些词好像都是形容父亲的,在大部人幼时的记忆中,父亲是严厉的,不爱笑,脾气暴躁,能动手的决不跟你多废一句话,因为他们觉得只要我们挨揍了才能长记性。
我老爸恰恰相反,从小没揍过我,倒是我妈脾气一上来,抄起家伙就向我冲过来,我爸成了我的挡箭牌。小时候妈妈外出工作大概一周回来一次,所以我上幼儿园是我老爸负责,我爸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平常学习不怎么管我,只要我吃好玩好就行,纯属放养式的。所以老妈不在家时我是最嗨的,平时想吃什么就偷家里鸡蛋出去换钱买小吃,每天基本和小伙伴玩过家家,去滑沙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去,当时家附近有个大型的沙子场,我们每人拿塑料麻袋去沙场玩,每天回家能抖一地的沙子。最惨的一次,回家被早班回来的老妈发现,那一次,我爸也没能拦住,我妈急了拿起胳膊粗的棍子上手就一顿暴揍也不想后果,打的我满大街哇哇大哭,现在想想挺好笑,还好后来只是腿肿了紫了但没瘸。
我爸虽然文化水平低,但家里的什么活都能干,家里没电了,只要我爸上保险箱一看,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有电了,再看看我平时上物理实验课接小灯泡,零线火线都分不清;自行车坏了我爸就拆了在那捣鼓,我一看那么多零件被拆的满地都是,一脸不屑的说:“就你能耐,是不是得买新的了,我妈肯定又会骂你了,心里暗暗得意着”,可是后来我看他改装的还不错,用起来比以前灵活,心里免不了有些佩服;家里木制东西基本都是老爸亲手做的,邻居有时候还会过来让我爸帮着做,我爸心好,就乐意帮别人干活,还从来不计报酬(关于好心泛滥,我妈一直看不顺眼,总感觉我们吃亏了)。
我爸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头,普通到把他扔进人堆,就......不见了。
他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喜欢抽点烟,平时晚上没事总爱喝点小酒,他把酒藏在床底下,藏在狗窝,放在柜顶......不过也没什么用,我妈这么多年早就练就了侦探的特质,藏哪都能找到,因此我爸的小金库一般都是直接扼杀在摇篮里,从来没长久的存活于世过。而恰恰相反的是,我爸这么多年,我妈藏的东西我爸从来没找到过。
我爸特别没有严肃样,笑点极低,平时大家坐一块吃饭看电视,就属他笑的最欢,我们面无表情的齐刷刷看向他,他反而笑的越厉害,我妈气呼呼直骂他“瞎子笑社火”(方言)。我爸最爱的电视剧是西游记,从我有记忆开始就陪着他看,直到现在回家,偶尔陪他们看电视时,他还是会一直盯着西游记看,时不时还傻乐,我也乐(我笑的是看到他那样儿,我忍不住)。
我爸这人挺实在,一辈子也没做对不起过自己良心的事。虽然平时看着大大咧咧,一股子蛮劲,但只要你跟他讲道理,他都能听得进去,相处容易,人缘也好,但有一点就是没有耐心,性子急,我妈慢性子,干活细致特讲究,跟我妈搭配干活,那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就拿做饭来说我爸的说法是我妈每顿饭平均得花两小时,而我爸呢只要半个多小时就搞定,所以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我爸承包了家里的饭,因此我妈也乐得清静,直到现在,我爸还是一直坚持在做饭的一线,很佩服他,但不管怎么样半辈子也都这么过来了。
在某个时刻,父子之间会迎来一次漫长的告别,父亲和孩子之间会用无数个清晨和黄昏相互厮守,在日升和月落中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等待的日子里,孩子总想远游;等到了日子时,他总会将不舍和思念咽进肚子里,脸上全是微笑和洒脱。
从此以后,孩子将无法见证父亲的日渐苍老,父亲会错过孩子的慢慢成熟。父亲的眼里永远写着思念,孩子的心底却未必全是牵挂。岁月如一艘无声巨轮,不会告诉你它走得多快,你还在原地逗留,时光却早已远行。每天穿行在喧嚣都市里的车水马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是便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家乡的一切也完好如初。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父亲何时已白了鬓发、深了皱纹。
我们不知道从什么开始羞于表达对身边人的关怀,经常忽略父母的感受,总认为和亲人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秉性和习惯,所以总是能从日常的行为习惯里挑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和不足,偶而有个缺点和不足就会不舒服,就会引爆脾气,形成对亲人的关怀苛责,但对于陌生人确善良友好和宽容。
早年读过朱自清的《背影》,我一直纳闷那朴实无华的文字里究竟有什么让人们感动的。我曾在语文课上问过老师,在书上问过朱自清,在心里问自己,那再简单不过的文字,再简单不过的父子之情,甚至没有一点煽情的部分,使得书中的主人公和读者潸然泪下。
父爱无言,父爱常以他独特的沉静,诠释着父爱的责任。父爱越是深沉,越是含蓄,你才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父爱的深重和伟岸。父爱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描述。
今天这个特殊的节日,我想对老爸说一句一直以来羞于出口的话:老爸,这么多年您辛苦了,虽然我很爱我妈但我更爱你!